这是“遗忘的时代”:我们简直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刚刚过去的昨日总是迅速被搁置到了一边;我们已经有三代人不接触国际政策争端、社会思想、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积极活动了;我们不再懂得如何讨论这些概念,忘记了知识分子曾经为塑造他们时代的思想而成为争辩者、传递者、捍卫者。
托尼·朱特以其标志性的锐利和活力,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主题之间建立起发人深省的联系——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大屠杀的记忆。他向我们揭示了在“制造神话”战胜“理解”、“否认”战胜“记忆”的过程中,真正的历史在多大程度上被遗弃了,而那些被遗忘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对于我们的今天,对于我们的未来。
一位顶尖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
思考20世纪政治、外交、社会与文化之历史的最伟大著作。
——《福布斯》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 当代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执教于剑桥、牛津、伯克利和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研究欧洲问题。经常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共和》等撰稿。著有《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沉疴遍地》、《记忆小屋》、《思虑二十世纪》等作品。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认为是无法被超越的史学著作。2007年获汉娜·阿伦特奖,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奥威尔终身成就奖。2010年8月因病去世。
译者介绍:
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现任质量总监、外语学科总监、审读中心主任。译著有《西方四大批评家》、《辩证理性批判》、《极权主义的起源》、《战后欧洲史》等。
严搏非/文 很想好好谈谈托尼·朱特的《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但到了该落笔的时候,才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托尼·朱特 的这部文集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极为广泛,其中几乎每一个话题都是可以单独成篇的。看来,只能是选择性地说一些了。我们这里就仅谈《重估...
评分20世纪像一列轰轰烈烈的火车,渐渐在驶离我们的视野。但总有人在提醒我们:它依旧是一本未曾合上的书,和我们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托尼·朱特是做这样的提醒的思想家之一,尽管他的提醒被更多中国人关注到时,他已经不在人世。很多中国读者如我一样,是从他生前最后一本书《沉...
评分严杰夫/文 2009年,重病中的托尼·朱特在纽约大学做了一场艰难的演讲。国内引进的首部朱特作品——《责任的重负》的译者章乐天提到这场演讲时说,演讲的主题没有离开过“失败”:“社会民主的失败,民族和解的失败,欧洲和北美互相理解的失败,最终是人类翻过现代史这一页的努...
评分在阅读托尼·朱特的过程中,我曾数度产生采访这套著作的策划人严搏非先生的冲动,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但这期间也无形间留下了一些互动邮件。2013年年末,严搏非先生终于抽出时间,就我邮件中所提到的有关托尼·朱特的问题做了回应,它同时也是严先生对托尼·朱特的一个更...
评分某些被信仰着的救世主从未出现,可是他们是真的;某些被信仰着的救世主出现了,可结果证明他们是假的。 一直都很喜欢读托尼·朱特,尽管他的每一本著作都读的磕磕绊绊、一知半解,但是你依然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像粘结剂一般,结合过往的阅读,将一些琐碎的知识连接得更为...
阅读未按照目录顺序,先读了阿伦特,加缪。。。罗马尼亚和法国篇觉得异常深刻。。
评分挑有興趣的讀。
评分翻译是屎
评分朱特写这些书评的时间跟写《战后欧洲史》的时间重合,所以不少内容成段的重复。三星打给翻译和编辑,比如“辉格史学”翻译成“辉格党的历史”,像拉康写成拉岗这种低级错误屡次出现,这年头商务也不值得信任了么?
评分必须要承认自己没文化,只看得懂其中一些章节,慢慢看吧死之前看完也行啊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