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19世纪的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丰富的煤炭储备。煤炭不仅为工厂、船只和铁路机车的引擎提供动力,还用来取暖和烹饪。随着煤炭消费量直线上升,英国城镇迎来前所未有的浓密烟雾。
人们对“污染”的理解因工业革命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前,没人意识到煤烟问题。那时人们认为,“污染”意味着动植物尸体腐烂释放出无色有毒气体,而煤烟中的碳和硫是有消毒作用的,煤烟是消毒剂而非“污染”元凶。到了19世纪晚期,人们对“污染”有了全新的认识:污染不再是来自有机体腐败,而是来自煤炭燃烧。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催生了烟雾减排的治污运动,同时开启了人类、科技与环境之关系的新思路。
彼得•索尔谢姆
Peter Thorsheim
北卡罗莱那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第一个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英国的工业发展史是许多史学家研究的重点。同时,英国也是现代污染观念的起源之地,研究英国的空气污染史对于当前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问题意义重大。 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助教彼得.索尔谢姆援用大量...
评分认知改变环境 人类在认知态度上的差别真是很大。在面对一些以前未见过或者完全陌生的事物时,有一些人会坦诚地去面对,去发现,最终将陌生变成熟悉,让未见成为常态;而有些人则排斥这种未知,拒绝这种陌生,于是他们逐渐地落后于社会,活在他们认为的一个小圈子之中;还有些...
评分 评分又到了戴着口罩出门,望天哼《天灰》的季节。 雾霾这个词还是我2013年回国之后才深刻体会的,走在路上,北京的空气闻起来像刚刚放过了炮仗一样,很呛人。一个月的时间都在流鼻血,慢慢适应了,发现人的忍耐力还真是够强啊。但总觉得有点儿不太对。看柴静2015年自费拍摄的聚焦空...
评分PM2.5数值屡屡爆表,雾霾之下,身在户外须臾不敢脱下口罩。有人戏言,会不会某天,人类必须带着防毒面具生活啊?这真不是杞人忧天,如果那天到来,可能还得装备上一副能透视厚重雾霾的特制眼镜才行。 在《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文化》中,彼得·索尔谢姆详细描述了19...
主要讲英国的,没新意,史料也不扎实。
评分全书的参考文献竟然占了书内容的1/3,这点真是吓到人了。 本书对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污染进行了深刻讨论,从文化层面再到技术层面都有详尽的阐述。对今天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评分讀起來特別有感覺.估計北方的朋友更加能理解...原來「污染是一種社會概念」,而應對污染則須「了解讓污染得以存在的人的態度、意識形態和觀念。」
评分全书的参考文献竟然占了书内容的1/3,这点真是吓到人了。 本书对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污染进行了深刻讨论,从文化层面再到技术层面都有详尽的阐述。对今天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评分全书的参考文献竟然占了书内容的1/3,这点真是吓到人了。 本书对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污染进行了深刻讨论,从文化层面再到技术层面都有详尽的阐述。对今天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