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恩•费根(Brian Fagan), 剑桥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士。曾出版多本畅销文化读物。1967年至2003年,费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担任人类学教授。他致力于向公众推广考古及人类学知识。近几年国内陆续出版了几本费根作品的中译本,受到广泛关注。
厄尔尼诺是目前威胁人类文明的一种极为反常的气候现象,它既会导致洪水,又能引发干旱,它的危害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作者指出,厄尔尼诺不仅导致短期气候变化,还是一种始终潜伏着的巨大历史力量:古埃及、玛雅等辉煌的古代文明都曾遭受厄尔尼诺的沉重乃至致命打击。古代帝王与文明的兴衰很多同厄尔尼诺的发作息息相关。本书综观人类历史长河,讲述了一系列围绕厄尔尼诺现象的人类文明故事。书中引用了大量引人入胜的科研成果与古代文献,内容翔实,译文优美。
近几年,反常气候现象频发,厄尔尼诺又在世界范围内兴风作浪,本书值得关注。
目录:
第一部分 厄尔尼诺
第1章 大天谴
第2章 鸟粪
第3章 ENSO
第4章 北大西洋摆荡
第二部分 古老的厄尔尼诺现象
第5章 变暖的时候
第6章 法老王面临危机
第7章 摩奇贵族
第8章 典型的玛雅衰亡
第9章 古代的人们
第三部分 气候变迁及时间的长流
第10章 小冰河时期
第11章 “干旱随着犁田而来”
第12章 震惊世界的厄尔尼诺
第13章 文明的命运
如果说之前看的作者写的那本《大暖化》,让偶不停地联想到的是人类最终命运的走向,那么这本书倒是勾起了偶曾经而且至今也未解的一个疑惑,自然界是否存在一个纳什均衡的机制来调节过多的人口?。。。上次这么问出来,被批评说是神秘论@_@。不记得是在哪本人口论的书上看到说,...
评分传统上当人们谈到“历史”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人类活动的历史,无论是战争、贸易、开垦、远航,历史事件的主角都是人本身,而整个自然环境只不过是这一出宏大戏剧的舞台背景罢了。但随着人们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了解逐步深化,这种认识也渐渐起了变化。布罗...
评分北京下雪那天,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看着雪发呆。这倒不是因为我有一腔情怀无处寄托,而是因为那班公交车的间隔实在是有些长了,让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看着雪落的样子陷入不着边际的浮想:当我头顶这片天飘着雪的时候,那个远在南方的小村头顶是否正阳光灿烂,还有地球其他地方呢...
评分自从中研院传统去国之后,燕大吴门一派的社会人类学一枝独秀,吴门二杰在80年代复兴之后,以不可阻挡之势,将社会人类学发扬光大。在后学眼中社会人类学在中国几乎等同“人类学”,这无意中极大缩小了人类学的视野和志趣。 放眼望去,国内学院式训练的结果,只是让不知研究为何...
评分北京下雪那天,我在车站等车的时候看着雪发呆。这倒不是因为我有一腔情怀无处寄托,而是因为那班公交车的间隔实在是有些长了,让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看着雪落的样子陷入不着边际的浮想:当我头顶这片天飘着雪的时候,那个远在南方的小村头顶是否正阳光灿烂,还有地球其他地方呢...
神是真的存在的,不信的人只是在相信一个更加不可信的事物而已
评分翻译不是一般的烂,内容也相当烂。该说的没说,没必要说的罗里罗嗦一大堆抒情。
评分全书描述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古代至今诸多文明所应对的情况。作者认为,古代文明像玛雅人,埃及人和摩奇人等面对厄尔尼诺引发的洪水或饥馑尚可以选择背井离乡或是土地增产。而在现代社会,全球土地资源饱和之下,唯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厄尔尼诺引发的社会危机。换言之,人口增长,土地负载力之间的不平衡进而引发帝王或国家统治危机。虽然本书结论较为明显和较为新颖,但是显然论述和论据不够有力,某种程度上说是流于表面了。
评分把厄尔尼诺作为文明毁灭的最重要原因来解读历史。建议和崩溃对应来看,里面有好几个例子都重了,比如冰岛,格陵兰,玛雅。不过作为科普最大的问题是理论太简单,没有先述直接就跳到了例子那边。缺少基本气候知识的回顾所以不适合刚接触这个议题的读者。单变量解释历史还是偏狭碍了。末了,翻译要多烂有多烂。语句颇多不顺,矛盾不合理之处。
评分又是一本无力吐槽翻译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