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识真正的心理学,首先要懂得:
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
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9.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通过对众多实验数据的慢慢积累得到。
也许目前我们自身对于心理学的认识还只是伪科学信念系统的产物,借助本书的科学观念,我们可以去伪存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都不擅长交际和体育;
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
孩子会给父母带来幸福;
做多选题时, 即使对所选答案感到不确定, 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
我们只用了 10% 的大脑功能;
早熟者必早衰;
……
如今,各种伪心理学的论调充斥了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书架,一个经营伪科学信念系统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这一信念系统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 总是想让大众相信,无论什么都能纳入心理学的范畴。
翻开本书,让心理学大师教你如何站在批判性思维的角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学,彻底走出伪心理学的误区
基思·斯坦诺维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谁取的书名,简直让人差点与这本好书错过啊!在众多明明是瞎写却敢说自己与众不同的书目中,我花费了多大的缘分才能与这本相遇啊。 读书的时候歪着的身体都不自觉坐直了呢!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心理学是多么苦逼的一门学科,人们爱他的山寨兄弟——各种流行的...
评分总体感觉还不错,虽然个别地方翻译得有点别扭。书里提到的对心理学的炒作我很早就想写点东西了。前阵子,有人在网上向我打听李子勋,说看了几期央视的《心理访谈》,很崇拜他,问我要他的联系方式。我只记得他是一个网站的特约咨询专家,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于是我google了一下...
评分我是2009年在豆瓣标记「想读」的,当时这本书还叫《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但一直没读,直到今年发现俞军老师推荐了《这才是心理学》,才买来看,发现已经是第10版了,一本书能到第10版,这已经是一个不用怀疑,看了不会后悔的标志。 回忆当时没读的原因,应该是看到这本书里...
评分我是2009年在豆瓣标记「想读」的,当时这本书还叫《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但一直没读,直到今年发现俞军老师推荐了《这才是心理学》,才买来看,发现已经是第10版了,一本书能到第10版,这已经是一个不用怀疑,看了不会后悔的标志。 回忆当时没读的原因,应该是看到这本书里...
有关心理学方法和基础科学方法的科普读物,条理过于清晰,很有趣。
评分科学和公众之间还是有巨大鸿沟的,而媒体(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媒体)加巨了这道鸿沟… 以目前公众的认知水平,伪科学很可能会继续占上风,不信的话我们立刻可以去看看现在的心理学畅销书排行榜!
评分在迷茫的时候喜欢翻翻自己学科或其他学科的基础书,基础书里往往有你迈入研究前最吸引你,但在之后岁月的怀疑中不断被消磨的东西,尽管不太想用这个词,但我所指的就是初心。今天聊天时候说到,虽然我们总说兴趣与热爱,但是支撑兴趣与热爱的却是训练,反反复复坚持外行所不能坚持的,超越同行已经成就的。
评分有关心理学方法和基础科学方法的科普读物,条理过于清晰,很有趣。
评分可真是太棒了,目前为止看到的科普什么才是科学思维最棒的一本,六颗星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