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功课

生死功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美]早崎绘里香(Erika Hayasaki)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姚芸竹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427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死亡
  • 心理学
  • 人性
  • 哲学
  • 生死学
  • 美国
  • 早崎绘里香
  • 老龄化
  • 生死功课
  • 心理成长
  • 自我觉醒
  • 人生哲学
  • 心灵疗愈
  • 生命意义
  • 内在探索
  • 情感共鸣
  • 成长蜕变
  • 存在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诺玛•鲍伊教授决定在新泽西州的肯恩大学开设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时,她没想到,几年后,这门叫《透视死亡》的课程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等待听课的预约记录甚至排到了三年后,其受欢迎程度,唯有《人类的性》这门课可以比拟。

这堂课不同凡响。诺玛带着学生去公墓上课,实地考察验尸房,造访州立监狱,拜访临终关怀中心,参观殡仪馆,写生前遗嘱和遗愿清单,直面死亡的真相。

在这个深入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那些在复杂而痛苦的问题中挣扎的学生:童年创伤,失去至亲,过度承担责任,昔日帮派青年,监狱服刑人员,辗转流浪的少女……他们在诺玛的帮助和引导下,从备受折磨的生活中逐渐解脱出来,重塑性格。他们学到了人生最核心的课程:怎样跳出自我寻找目标,怎样为生活注入意义,直面死亡,带出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著名记者早崎绘里香花了四年时间、上千个小时观察跟踪诺玛的课程和学生们,她的专业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见证记录诺玛教授如何引导四个问题学生,从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中走向幸福,也带着我们一起走过一段富有智慧、同情心的难忘的旅程。

作者简介

早崎绘里香是一位获奖记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文学新闻系助理教授,给本科生上一门叙述性报道的课。她曾在《洛杉矶时报》做过9年重大新闻和主题报道,写作超过900篇文章。她获得过《洛杉矶时报》最佳写作奖、美国新闻评论家协会的突发新闻奖、美国星期天特别评论家协会的描述性专题报道写作奖。

她还未洛杉矶的Write Girl以及纽约的Girls Write Now做义务写作指导。这两家机构都是非营利组织,为十几岁的女孩们开办由专业女性作家授课的每周或每月的写作训练班。

目录信息

前言 告别信   _1
第一部分 死亡的秘密
一 教授   _003
二 诺玛•琳恩的生命故事   _020
三 倒退键   _043
四 小男孩   _059
五 奇怪的行为   _070
六 救赎   _092
七 扳机   _116
八 绝望   _129
九 兄弟   _159
第二部分 生命的课堂
十 自新   _175
十一 乔纳森   _193十二 凯特琳   _197
十三 服务   _201
十四 路障   _209
十五 分手   _219
十六 顿悟   _225
第三部分 期末考试
十七 自驾游   _232
十八 根茎   _240
十九 生命历程   _253
二十 生日   _258
后记   _265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_270
附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的八个阶段   _273
关于作者   _27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把《生死功课》与死亡笔记归于同类。无论是旁观他人死亡,还是记录个人死亡,都为生命赢得同样的尊严。前者会让这种观察染上生理医学的特征,后者恰恰相反,垂死者专心于对过去的清算,口鼻中呼出形而上的气息。一道巨大的障碍是挡在了别人的面前,还是自己面前,结果或是一...  

评分

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之前的我总是对死亡的话题采取避讳或麻木的态度,甚至可以说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觉得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自从我娶了“怕死”的老婆,每每听她描述对死亡的真切恐惧时,我开始重新反思这个意味着人生终点的概念。近年来,经历了外婆与好友父亲...  

评分

我把《生死功课》与死亡笔记归于同类。无论是旁观他人死亡,还是记录个人死亡,都为生命赢得同样的尊严。前者会让这种观察染上生理医学的特征,后者恰恰相反,垂死者专心于对过去的清算,口鼻中呼出形而上的气息。一道巨大的障碍是挡在了别人的面前,还是自己面前,结果或是一...  

评分

本书是针对诺玛《死亡课》以及围绕课程建立的“从自身改变”小组成员的访谈实录,讲了其中成员的故事。各色从等都有,目睹父亲杀死母亲的孩子,有强迫症的青年。故事性比较强。因为不太看小说,所以本书严格说来不是我的菜,我从中仍然有所收获。 首先,是身份在照顾我们。死亡...  

评分

本书是针对诺玛《死亡课》以及围绕课程建立的“从自身改变”小组成员的访谈实录,讲了其中成员的故事。各色从等都有,目睹父亲杀死母亲的孩子,有强迫症的青年。故事性比较强。因为不太看小说,所以本书严格说来不是我的菜,我从中仍然有所收获。 首先,是身份在照顾我们。死亡...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飞机上读的,很有收获。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才有勇气面对生活 ^_^

评分

未知死焉知生,这本书中每个故事给人带来的温暖是从书名看不出来的。对死亡有所了解,有所准备,我们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命运

评分

书中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是曾经有过心理创伤、经历过家庭悲剧的人物,讲述他们如何走出生活阴影,重获新生。这种例子看多了,总有种“生活平淡的普通人不配思考死亡这个话题”的感觉。启发与共鸣不大,小有收获。

评分

章节之间的逻辑有点混乱

评分

真没想到我2017年有印象的完整看完的一本书竟然是滚推荐给我的????一开始抱着感受她的想法的目的,后来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可以沉浸其中的不错的书。尽管在尝试进入这本书的时候,死亡带给我的悲伤还是太大了,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哭泣,但是最后还是被治愈了——谁能想到自己会被死亡治愈啊?233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