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Milton H. Erickson
出品人:
页数:514
译者:于收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8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8402274
丛书系列: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
图书标签:
  • 催眠
  • 心理学
  • 心理学催眠
  • 埃里克森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NLP
  • 美国
  • 新书
  • 催眠疗法
  • 心理治疗
  • 案例研究
  • 心理学
  • 精神健康
  • 临床心理学
  • 自我成长
  • 潜意识
  • 心理干预
  • 治疗案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套书是弥尔顿艾瑞克森**亲自撰写的著作,由艾瑞克森基金会授权,由有二十年催眠研究及实践经验的于收先生五年精心研读翻译,精神分析师曾奇峰、苏晓波倾力推荐。

徐峥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中的催眠真的可能发生吗?催眠为什么有改变人行为的神奇魔力?要了解以上问题的答案*可靠的方式便是认识催眠之父弥尔顿·艾瑞克森。这套《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就像是魔术解密表演一样让人惊叹又佩服,它拨开催眠的玄幻与神秘,详细地展示了它的原理、技术和艺术性。

本书记录了近20例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案例,以及他对案例的分析讲解。

作者简介

弥尔顿·艾瑞克森被称为现代催眠之父,他的贡献可与弗洛伊德比肩。是他把催眠术从一种控制他人的古老方法演变为现代化的心理疗法。学者们从质疑他的方法转向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泰斗。本套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以直接地了解艾瑞克森这位伟大的天才是如何工作的。那些来访者经过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发生了神奇的改变,看上去十分玄妙,而艾瑞克森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向学习者详细讲解他的催眠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使他们了解催眠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今风靡全球的NLP教练技术也来源于对艾瑞克森行为模式的分析。

目录信息

译者序 I

1979年第一版前言
2012年修订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催眠治疗的“利用方式”
1.准备
2.治疗性催眠
3.治疗性变化的确认
总结
练习
第二章 间接暗示形式
1.直接和间接暗示
2.散布其间方式
3.利用意念动力过程的事实陈述
4.利用时间的事实陈述
5.不知道,不做
6.开放式暗示
7.涵盖一类反应的所有可能性
8.可以助长新反应可能性的问题
9.复合暗示
10.隐含式暗示和隐含式指令
11.制约和双重制约
12.多层含义和沟通:笑话、双关、隐喻和象征中的意识演变
练习
第三章 利用方式:催眠诱导和暗示
1.接纳和利用患者的显在反应
2.利用紧急状态
3.利用患者的内部现实
4.利用患者的阻抗
5.利用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困惑
6.利用患者的症状
练习
第四章 后催眠暗示
1.把后催眠暗示与必然的反应联结起来
2.串联式后催眠暗示
3.作为后催眠暗示的无意识条件反射
4.后催眠性地开启问题解决的期待
5.作为后催眠暗示的惊讶
练习
第五章 改变感知觉功能:疼痛和舒适的问题
简介
关于疼痛的思考
总结
案例1 一种改变感知觉功能的对话方式:幻肢疼痛和耳鸣
案例2 震惊和惊讶改变感知觉功能:顽固性背部疼痛
案例3 转换参考框架实现麻醉和痛觉缺失
案例4 利用患者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缓解疼痛
精选简短案例:案例分析练习
第六章 症状解决
案例5 处理症状反应的一般方式
案例6 用震惊促进症状解决和领悟的心因性哮喘治疗演示
案例7 用宣泄实现症状解决助长人格完善:一种权威方式
案例8 性功能障碍:快速催眠治疗方式中的梦行训练
案例9 神经性厌食症的悖论和双重制约
精选简短案例:练习分析生活中的瘙痒
自我内部的症状解决
第七章 记忆的重新检视
案例10 解析创伤体验
第八章 情绪处理
案例11 用新参考框架解决情感问题和恐惧
精选的简短案例:案例分析练习
第九章 助长潜能:转换身份
案例12 利用自发催眠:探索整合左右脑半球的活动
案例13 器质性脊髓损伤的催眠治疗:新身份解决自杀性抑郁
案例14 心理震惊和惊喜促成身份转换
案例15 身份转变中的体验性生命回顾
第十章 创造新的身份:超越利用治疗?
案例16 二月人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艾瑞克森是真正的大师,无论从对催眠的理念还是他的技术来说。因势利导,颇有点太极的哲学意味。

评分

艾瑞克森是真正的大师,无论从对催眠的理念还是他的技术来说。因势利导,颇有点太极的哲学意味。

评分

这个就更没怎么看,因为案例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是远,对心理咨询师更有用

评分

艾瑞克森是真正的大师,无论从对催眠的理念还是他的技术来说。因势利导,颇有点太极的哲学意味。

评分

这个就更没怎么看,因为案例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还是远,对心理咨询师更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