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柏杨 批判 国民性 杂文 台湾 文化 社会 散文
发表于2025-05-03
丑陋的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84年9月24日,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丑陋的中国人”三部曲: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行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讲稿和另外两场演讲的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一篇访问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结集出版,是为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柏杨,中国人熟悉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他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如此丰富的人生不容易说得清楚,还是看他写的书吧!
不否认柏杨先生的爱国之切 只是过于一味批评中国人 还在各种场合批评实在不合适。更何况其中的观点过于偏激 且很大部分是人类共有的并非中国人独有 作者仅凭自己的一点所观所想和偏见就写出这么一本书实在不合适。
评分给五星是因为他对中国丑陋的批判,而这些正是我身边发生的包括我自身存在的,还有对中国所谓5000年文化的批判,而这些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我此刻读到这本书,一些现象仍然存在。诸如他提到的“酱缸”观点,一:是对权力的崇拜狂;二:是自私与不合作;三:是淡漠、冷酷、猜忌、残忍;四:是文字诈欺;五:是对僵尸的迷恋和肤浅的虚娇。
评分此书光就柏杨的文章(演讲)和观点看,是令人非常失望的,的确是在历史的外在情境中打转,而缺乏深刻文化认知和大量事例分析。恨铁不成钢的初衷也因为作为旁观者的笔调大大削弱。所以该书名声如此之响,读罢却不痛不痒。值得一提是,本书第二部分的笔战倒是精彩更多,对中国文化的剖析更深。
评分呵呵 没有读完 不想再读。全书唯一的价值仅出自附录里反对柏杨的那几篇。这本书的作者柏杨先生,倒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
评分很久前就翻过,当时震撼的一塌糊涂,以为是晴空霹雳,现今断断续续读完,觉得草率、武断、招摇,然而下辑收录的辩论文章你来我往,饶有趣味。(话说柏杨老先生和李敖真像啊)自认为《丑陋的中国人》带来的最大启示,还是处处警醒,提防那个酱缸的润物细无声。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個應該是先生對長久以來國人的情感態度。 當然國人包括了數千年前的古人,和綿延至21世紀的現代人, 更是包括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大陸人和游離狀態下的臺灣同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兩岸狀況正符合了先生書中所提論點“...
评分1 如果不是体育新闻和足球比赛,我是从不看电视的。考研之后我打破了自己的这个规矩,先是迷上了生活频道的“第七日”“生活广角”,又开始看一些综艺节目——多是陪着姥姥看,我在一边玩电脑,有意无意瞥上一眼。略微学过传播的人,都对电视不怎么感冒,看到了...
评分中国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但五千年来,对人性尊严摧残的封建力量,不是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增加。春秋战国时候,君臣之间是平起平坐的,帝王和大臣平起平坐在一个榻榻米上。一直到纪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的叔孙通制定了朝仪,就是在刘彻当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儒家学派当权的...
评分读书时有个老师讲过一则轶事: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柏杨夫妇也在,那时候两岸交流很少,互相看到很感兴趣,谈话却只是打哈哈。柏杨很夸张地介绍张香华,这是我太太,我所有创作激情都是她赐与的。 那个老师是有名的有花心没贼胆的教授,他讲这个轶事多少有点艳羡的意思。今天...
评分本人自命是这书中评述丑陋的中国人一份子,可惜在这里遇见更丑陋的一个人,之所以20年后这本书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是因为这里尚且有一个连书评之后2句回应都容不下的气度的发烧社会。 1.“观点过时”?! 如能看出前面所述就早就看出这个观点一点不过时。中国人捐款表示有...
丑陋的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