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9月24日,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丑陋的中国人”三部曲: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行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讲稿和另外两场演讲的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一篇访问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结集出版,是为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柏杨,中国人熟悉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他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如此丰富的人生不容易说得清楚,还是看他写的书吧!
本人自命是这书中评述丑陋的中国人一份子,可惜在这里遇见更丑陋的一个人,之所以20年后这本书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是因为这里尚且有一个连书评之后2句回应都容不下的气度的发烧社会。 1.“观点过时”?! 如能看出前面所述就早就看出这个观点一点不过时。中国人捐款表示有...
评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個應該是先生對長久以來國人的情感態度。 當然國人包括了數千年前的古人,和綿延至21世紀的現代人, 更是包括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大陸人和游離狀態下的臺灣同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兩岸狀況正符合了先生書中所提論點“...
评分柏杨先生的代表作。其实是本杂文集。 看了以后有些小小的不以为然,觉得略偏颇,不够客观。 很多个体现象的问题,却上升到了国民性。对美国的盲目夸奖,也源于对这国家的认识完全不够深入。 我不敢说我了解美国,但仅生活在这儿四年有余,就知道柏杨先生对美国的判...
评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這個應該是先生對長久以來國人的情感態度。 當然國人包括了數千年前的古人,和綿延至21世紀的現代人, 更是包括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大陸人和游離狀態下的臺灣同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兩岸狀況正符合了先生書中所提論點“...
评分读书时有个老师讲过一则轶事:他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柏杨夫妇也在,那时候两岸交流很少,互相看到很感兴趣,谈话却只是打哈哈。柏杨很夸张地介绍张香华,这是我太太,我所有创作激情都是她赐与的。 那个老师是有名的有花心没贼胆的教授,他讲这个轶事多少有点艳羡的意思。今天...
追求真善美的正义斗士
评分粗略浏览,不太喜欢文风。专制制度与儒家文化下的“国民性”。
评分不否认柏杨先生的爱国之切 只是过于一味批评中国人 还在各种场合批评实在不合适。更何况其中的观点过于偏激 且很大部分是人类共有的并非中国人独有 作者仅凭自己的一点所观所想和偏见就写出这么一本书实在不合适。
评分积威之下,人味全无,而奴性入骨,只要你给我官做,你干啥我都赞成。 (内容重复太多,后半部分基本都是摘录,总体而言不如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评分諷刺的是,直到今天,柏楊筆下迂腐、自私、吵鬧的中國人,依然難說比他寫這本書之時有所改善,反而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拍攝工具也變得越來越輕便,種種令人捧腹的醜態從尖酸的文字變成了活靈活現的視頻,4顆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