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长期以来被等同于柏扬〈丑陋的中国人〉所谈到的民族劣根性。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中国人不仅仅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同时即便在边远的、还不富裕的地区,中国人仍然以特有的精神品德创造着生活中的奇迹。人们从新发现自己,发现民族精神之特质,重建民族精神之自信。本书作者用平和的文字,客观冷静的影像,展示现代中国城市与乡村人的精神风貌。
李宗泽,艺术家,从艺30年。1999年的摄影《静物》、《人体》系列,阐释了“关于摄影二维平面的伪空间问题”。近年主要对“关于无意义视觉形式的价值判断”进行验证。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由美国摄影家罗伯特•赫希(Robert Hirschzh)撰写的摄影史《摄影传(第4版)》(2013年11月出版发行)主编。
寇秀兰,作家,对中国古典诗词及小说有独到见解,著有《词的故事》、《微观红楼》、《大力神•赋》等,新作《诗说》即将出版。本书内文图片文字均由寇秀兰先生撰写。
黄以明,书法家、艺术评论家、诗人。开创自然精神学术思想的领袖。曾出版诗集《空间》,主编中国当代思想档案《思潮》。
读了您的文章,很是感动。我看到《国民性》的读者真是了不起。读的这么认真,看法又是这么真挚。再一次相信,文字是写给读者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评委。 国民性里的图片,暴露了国人的生存环境,这是不同于以往其他任何影像类书籍的。我的文字,也意图将一些东西尽量不动声色地写...
评分刚一拿到这本书,以为是影集,附了说明;读之后,又觉得是散文集,配了插图。影像与文字,孰轻孰重,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难得的是两者交汇出现在这样一本方方正正的书里,虽并不完全依附对方,却因了对方,各自生发出了许多意味。 国民性,这个自“五四”以...
评分这书我是文字和图片分着看的,因为文图联系确实很松散,你编辑策划的初衷也是希望从文字和图片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国民性进行解读吧。我理解的国民性不是民族性格方面的特点,比如日本人的执拗和德国人的精确,或者中国人的面子和注重关系。我觉得国民性是与长期积累下来...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是被“国民性”,这一有点犀利的字眼所吸引。但拜读一遍之后不得不说,也许是我的思想太肤浅,也许是我的生活阅历不够,纵览全是百余张图片并看不出其背后太多的东西,难道我现在的感觉是作者所说的,他在七十年代看《中国(1972)》时的那种感觉?也不太准确...
评分用图像解读国民性是作者的一个创举。细读每幅图,浮想联翩,似乎捕捉不住拍摄者的思绪,对自己的读图能力产生了怀疑。不过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客观性,——不喜不忧、不褒不贬,不时有些小幽默;但没有强烈地要告诉你什么,要批判什么。忽然觉得,我们的国民性恰恰如此。经常感到...
文案是些什么玩意儿
评分我承认,我不懂得摄影艺术,所以我不太看得进去。
评分图文关系不大。图看完读文,各是各的味
评分这你妹的是个标题党。
评分在图书馆被书名吸引了,今天停电的几个小时把它看完。看完之后对内容没有什么感觉,照片也挺普通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各种景象,只是我们没有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