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貞不貳?

忠貞不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英]史懷梅(Naomi Standen)
出品人:
頁數:316
译者:曹流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153296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遼朝
  • 邊疆
  • 民族邊疆
  • 宋史
  • 海外漢學
  • 族群
  • 忠貞 不貳 堅定 真誠 忠誠 品質 信仰 信念 忠實 忠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改變瞭以往以民族主義概念觀察曆史問題的視角,以10世紀燕雲地區部分漢人官員和將領依附契丹政權的史實作為切入點,重新探討瞭從唐滅亡(907)至宋遼“澶淵之盟”(1005)間這一復雜時期內人們忠君觀念和邊界意識的變化,以及族群間文化衝突與認同等一係列重要問題。該書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六個章節)。第一部分(前三章)專注於界定一係列概念並探討相關觀念的變化,包括邊界(border)、族性(ethnicity)、忠誠(loyalty)的意識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後三章)通過對不同時期越境入遼的代錶人物李澣、韓延徽、張礪、趙延壽、王繼忠的個案分析,揭示瞭從唐亡至“澶淵之盟”近半個世紀民眾的忠君觀念和邊界意識的變化。

著者簡介

史懷梅(Naomi Standen),英國杜倫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現為英國伯明翰大學曆史學係教授。目前,她主要緻力於歐亞北部邊疆問題的研究,特彆是對中古時期東北亞越境者、邊界、邊疆之間互動關係的研究。執筆《劍橋中國史五代宋史》“五代”部分,齣版《忠貞不貳?——遼代的越境之舉》一書,發錶論文《五代時期的劫掠與邊疆社會》、《遊牧者的需求:劫掠、入侵與947年遼的徵服行動》等數十篇,在學界影響巨大。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部分 邊界、分界綫與越境者——概念與背景
第1章 你不可由此及彼——概念反思
民族主義的概念範疇
一些定義
邊界:領土與權力
與族性相關的問題
忠的問題
史書編纂中的邊界與10世紀的文獻
第2章 生與死——忠的概念和運用
一個新概念:公元前1000年忠的概念
漢代的選擇方式
漢代以降的理想與現實
唐代對忠的一係列解釋
五代時期忠的思想
北宋的史書編纂:一個實質的變化
結論
第3章 跨越邊界與邊界的移動——第一批遼南人
越境的類型
10世紀的分裂與選擇
10世紀中葉的聯盟與戰爭
10世紀後期的戰爭與國傢的形成
其他的越境方式
文化類型
第二部分 為遼效力——人生
第4章 邊疆地區的忠——締造者與儒傢
為遼效力
在遼的早期成就
離開與返迴
為南朝效力
對選擇的描述
第5章 邊界概念的齣現——兩種為遼效力的方式
來自朝廷內部的觀點
遼與晉:聯盟與戰爭中的忠誠與邊界
邊界與忠:文化或政治
第6章 畫一條綫——對忠的重新定義
忠貞至死?947年以後的李擀
變節:王繼忠的越境與澶淵之盟的影響
效力於遼
不確定性
結論 邊界的確定——從古至今
10世紀對忠的理解的變化
從實用主義到永恒真理:史書編纂中時遼南人
南方文獻與《遼史》對“心係南朝”情感的描寫
超越族性與民族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从“忠诚”观念出发的思考 作者:王鸿 历史学的魅力,往往在于换一个时空看待仍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近期翻译出版的中古史专家史怀梅(Naomi Standen)教授的《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Unbounded Loyalty:Frontier Crossing in Lia...

評分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从“忠诚”观念出发的思考 作者:王鸿 历史学的魅力,往往在于换一个时空看待仍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近期翻译出版的中古史专家史怀梅(Naomi Standen)教授的《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Unbounded Loyalty:Frontier Crossing in Lia...

評分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从“忠诚”观念出发的思考 作者:王鸿 历史学的魅力,往往在于换一个时空看待仍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近期翻译出版的中古史专家史怀梅(Naomi Standen)教授的《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Unbounded Loyalty:Frontier Crossing in Lia...

評分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从“忠诚”观念出发的思考 作者:王鸿 历史学的魅力,往往在于换一个时空看待仍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近期翻译出版的中古史专家史怀梅(Naomi Standen)教授的《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Unbounded Loyalty:Frontier Crossing in Lia...

評分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从“忠诚”观念出发的思考 作者:王鸿 历史学的魅力,往往在于换一个时空看待仍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近期翻译出版的中古史专家史怀梅(Naomi Standen)教授的《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Unbounded Loyalty:Frontier Crossing in Lia...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於認識民族觀念影響下的研究視角和敘述話語有一定提示,不過洋人還真是喜歡甩模式,講故事呢……以及作者對各種史書的話語分析貌似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是說多瞭就難免時而給人穿鑿附會之感~

评分

如此好看

评分

越境行為的視角感覺太普通,本書對於忠觀念的解讀個人感覺還是過於膚淺。如前言所述,作者想要討論的是10-11世紀忠、認同(民族、政權)、解釋(曆史書寫)三大選擇問題,作者強調唐宋變革論較少關注唐的特徵在宋代的變化且屬於漢人的視角,在此框架下,遼的作用及越境行為都無法得到閤理解釋。概念的解讀是西方學者的一個長處,關於民族主義的批判不太新鮮,但卻是本書立意的齣發點。作者在第二章考察瞭春鞦以來忠觀念的變遷,第三章是對唐末宋初越境行為的整體分析,四至六章作者以韓延徽、張礪、李澣、趙延壽、王繼忠為個案,同時逐一分析通鑒、新舊五代史、遼史、宋史等不同文本對於越境者的選擇性書寫。總之作者認為政治邊界、身份認同與忠界限的重閤是11世紀的事情,正是這種觀念導緻後世的史書對於10世紀越境者行為的貶低書寫與評價。

评分

幾年前師弟的讀書報告的內容。 作者是我朋友學校的老師,有幾個問題寫郵件問瞭作者,迴復很快,解答瞭很多,而且用的dearXX。

评分

本書對唐宋變革論、徵服王朝論、族群性概念的使用都提齣瞭反思。在11~12世紀後邊界、族群觀和忠誠觀的影響下,10世紀五代-遼背景的越境遭到道德指責,然而這難以解釋10世紀人們的多樣選擇,以及宋遼邊界清晰化和皇權建立後纔被終結的流動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