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省临邑县人,历史学家,宋史研究大师。193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傅斯年、胡适等。1943至1946年,曾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46年到北京大学执教。
1937年,邓广铭以《〈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一文为学术界瞩目。1939年,完成《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和《稼轩诗文抄存》三部书稿,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随后,又完成《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两部著作。这是《宋史》成书600年来的第一次认真清理,得到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的学术专著《王安石》、《岳飞传》,是研究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和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开创性著作,也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著作。他晚年还计划修订《陈龙川传》、《辛弃疾传》,由于疾病而未竟其志。其学术论文100余篇,已结集为《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和《邓广铭治史丛稿》出版。
熙宁变法,初衷为富国强兵,吞辽灭夏,复汉唐疆界,但落脚点仍为裁抑兼并,方案不过商鞅,桑弘羊。其败于几点:一急于求成。荆公历任地方,只闻文声,未见政绩。新政未先着几点,再全面铺开,以此可见邓公智慧。二用人不当。新政逐利,士大夫耻之,故只能用文笔吏,然胥吏下流,...
评分邓恭三先生的这本书书不厚,但我却拖沓了很长时间才把他读完。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近乎脸谱试的人物展示,正面一号人物王安石,反面一号人物司马光……这种写作方法令人非常费解,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的邓广铭先生如此标签式的写法非常不令人满意,我一度对...
评分邓是解放后宋史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同时也有一定的领导职务,所以名气就比较大了。一个人名气大了以后就会有一些效应,因此有句话叫“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这句话用在本书上,还是比较贴切的。 最近二十年里,出版的宋史研究的书多了很多,很多作者都是邓的后辈学生,但是不说...
评分熙宁变法,初衷为富国强兵,吞辽灭夏,复汉唐疆界,但落脚点仍为裁抑兼并,方案不过商鞅,桑弘羊。其败于几点:一急于求成。荆公历任地方,只闻文声,未见政绩。新政未先着几点,再全面铺开,以此可见邓公智慧。二用人不当。新政逐利,士大夫耻之,故只能用文笔吏,然胥吏下流,...
评分本人这篇小文,不专说王安石,也不评论变法,只稍稍点评这本书,是以起了这个名字。 不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评关于王安石的书,总要牵涉宋史,才疏学浅,但恐贻笑大方。 邓广铭老先生是宋史领域的一代大师,他对宋史的研究方法也奠定了建国以来宋史研究的格局和路数。单...
治史态度尚可,但意识形态过重,难以窥探熙宁变法之本质。
评分改革,在中国这样一个僵化的传统社会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改革者的勇气和远见,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人的理解范围。
评分功底相当~但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治学万万不可如此
评分忙总评价王安石是一个口水党,但是看完这本他推荐的书后,觉得王安石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是很不易的,和真正的改革家张居正是没办法比较的,后者可是当年十年的无冕之王,所以能够强力推行改革,王安石能够获得或使用的资源比不上呢,可惜,改革家一直都会被各种诋毁的
评分千载之后,得所知如恭三者,亦可少抒忧愤,长眠半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