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宋史 台谏制度 中国政治 历史 虞云国 制度史 贵宋 感兴趣
发表于2025-02-02
宋代台谏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成果均由缜密考据中渗出,务求事事核实,言之有据。但其宗旨则讲究抉发制度内在理路。“吸收中西政治资源的合理层面”,以“弥补制度机制方面的不足”,现代方法论的立场贯穿始终。因此,稽考并诠释天水一朝台谏制度的背后,实际隐藏着许多政治学理念的知识背景。
虞云国,浙江慈溪人,生于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曾为上海市教委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宋代历史与文献的研究。撰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宋光宗宋宁宗》等专著,主编《宋代文化大辞典》、《中国文化史年表》,整理标校《文献通考。四裔考》、《南部新书》、《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蓟汉三言》等古籍十余种。有《论宋代第二次削兵权》、《史坛南北二陈论》等论文数十篇,多已编入《两宋历史文化丛稿》、《学史帚稿》。文史随笔结集有《敬畏历史》、《放言有忌》、《水浒乱弹》、《书砦梁山泊》、《古今多少事》等。
这个为啥能到8.7?
评分虞氏和刘子健先生一样 认识到除权相政治对台谏言事危害外 亦强调皇权对台谏制度的破坏 正如虞云国氏在书中写到“必须把制度的条文规定与其执行情况严格区分开来” 一斑 似乎其已具有了“活的制度史”的潜意识 但是 纵观全书仍多为台谏制度的静态考察 对于 台谏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原因等几个方面 流于空论 有失于简单 借鉴西方的分权制衡学说 来比赋予于君主 宰相 台谏三者之间的关系 固然 具有启发性 但是 仍是从制衡角度出发 而忽视合作 如君相关系方面 正如祝总斌先生所言“皇帝与宰辅...... 基本方面应该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总之 作为一部硕论 不失于优秀
评分过于想要突出现实关怀,对于宋代台鉴制度本身的许多细节反倒没讲清楚
评分语言很精炼,但是重复的地方太多
评分虞云国先生的硕论,宋代台谏制度的“三座大山”之首。与贾玉英、刁忠民二先生相比,此书在史料搜集与制度考订方面无疑稍逊一筹,细节层面更是难以相提并论,以致饱受李立先生的批评,然而在问题意识与历史认识方面却独领风骚,睥睨同侪。全书贯穿忧患意识与现实关怀,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人治与法治的矛盾,中国与西方的异同,均在作者的思考范围。逻辑缜密,价值中立,文字精炼,结构完整,堪称优博之典范,后学之楷模。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宋代台谏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