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乱世,人心浮动,革命者前赴后继,饱学之士在寻找救亡之路。昏乱的世道,成了培植人性之残暴嗜血的温床。秀米的命运也如浮萍一般随着汹涌的革命潮流浮浮沉沉。可悲的是,处在当下的每一个人,只能经历乱世赋予的悲惨命运,无法清晰地窥见全貌。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格非,男,1964年8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留校,任中文系助教、讲师(1987)、副教授(1994)、教授(1998)。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主要著作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等。有英、法、日、意大利等语种的单行本在国外出版。
格非《人面桃花》的第一句话:“父亲从楼上下来了。”是十年前写下的。我本想说它是那么典型的格非风格:依托某段历史事件,穿梭在似有若无的时间,旧时候的人物农村的环境,叙述的缺失以及诗化的语言。但是某些明显的变化在发生,使得我又必须改变我的判断。因为那种典型的格...
评分格非《人面桃花》的第一句话:“父亲从楼上下来了。”是十年前写下的。我本想说它是那么典型的格非风格:依托某段历史事件,穿梭在似有若无的时间,旧时候的人物农村的环境,叙述的缺失以及诗化的语言。但是某些明显的变化在发生,使得我又必须改变我的判断。因为那种典型的格...
评分 评分 评分挺好的,文笔很厉害。有的地方有点酸,不过大部分都很好。要说我讨厌的就张季元一个,太虚伪!这是一本日记引发的事…最后结尾和红楼梦太像了
评分补2018.4 对格非先生的初印象停留在那本泛黄发脆的《唿哨》上,那时候感觉他的文字湿乎乎潮嗒嗒,有些阴郁 暗地里的疯狂,后来再见格非作品是在高考语文卷子的第一大题,专业的美学评论文,学术风,长句从句众多,逻辑紧密。 而这次读的这本小说,是一个庞大的让我现在回想情节都会脑壳疼的故事。 太具有传奇色彩了,读完后我感觉空荡荡的,无论是脑还是心。把身边的所有琐事和烦恼快乐感情全打破的空。 那个时代暗流涌动,这个女人更令我着迷。秀米变成与父亲一样的“疯子”,革命蓝图中混杂了父亲对于桃花源的梦想,张季元的“大同世界”,花家舍的土匪实践,强烈的乌托邦色彩。 慨叹这才叫故事,现在的人们都只是在生活罢了。 我不是说生活不好,生活多好啊,正常顺利你情我愿。只是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的故事看起来就格外动人。
评分在普济,有过一个妄图建起桃源乡的陆老爷,爱着女人的革命党人张季元,背叛秀米又沦落成乞丐的翠莲,五岁枉死的小东西,投靠清廷却摇身一变革命先锋的龙家人,忠诚温柔的喜鹊,委屈又无情的秀米……他们像烟一样,远远的,淡淡的,风一吹,就全都散了。 光阴流转,恍如梦寐。
评分这是什么垃圾
评分这是什么垃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