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是一部杂文选集,收录了18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行文流畅,说理深致,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于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和贡献。一生坚持民主自由理想而不辍,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及五四运动核心人物,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进程。历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今日是胡适诞辰119周年纪念日了。当初我设定这个谷歌日历提醒的时候,我还没今日阅读他的文字多,也没今日了解他这么深。 从不解,到崇敬,到如今发现,他仅仅是个很真实的人,一个“大而化之”的人(李敖语)。阅历里,让我看见的是一种从容。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册两本...
评分一个人的人格能达到何种地步呢? 1.胡适先生同住一个四合院的教授娶了一位妓女,胡适对自己的夫人说: 娶妓女那是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别人的自由,千万不要去说道别人。 2.林语堂在美国和德国读书时,没钱了?怎么办呢?打个越洋电话给“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帮了林语堂之...
评分2009年,福尔摩沙的潘光哲编了本胡适文集,叫《容忍与自由》。大概是这书的出现让人觉得胡适身上还有钱可赚,其后多本叫做《容忍与自由》的胡适文集问世,不过除了法律出版社那本外,都和潘光哲那本都没什么关系,这里就包括这本同心出版社的——当然我是书到手后才注意到这点...
评分 评分很多观念放在当下仍能切中要害。
评分基本都是发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代表杂志上的文章,可想而知~我觉得某些观点真是不敢苟同,他要求打破一个旧世界,可是旧世界打破之后这些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塑造一个新世界,所以我们现在没有精神上的“主心骨”,我们精神缺钙;为了向前看,一切都“向钱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胡适希望的结果。我觉得宣传不能这么做,矫枉过正和不足都不好,你要知道你写下来的东西是会影响很多后来人的,不光是煽动年轻人起来革命就完了。部分文章严重暴露胡适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认知严重不足,比如对于《诗经》的议论之类,而且带有个人偏见,俨然现代民国版朱熹;甚至对于他梦寐以求的西方他也不大了解,只看到了一些皮毛。但有些文章和观点确实切中要害,对我们今天的修身修心依然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老年胡适的想法更有意义。
评分#每周一书#7.3-7.9 我觉得很一般啊,请胡适粉丝们轻拍啊。有价值的内容真的不多
评分有些文章实在是好。先生的口吻温和而幽默,少有锋芒而态度坚定,给人春风之感。由于中国当时国情,他更多地推崇西方,而忽略了西方文化当中的不安因素,这是时代的弊病。然而先生的有些观点却是普适于各个时期的,他将关于政治、思想、学术的想法一一剖来,其中蕴含着他一如既往的坚定和温厚。我想很少能有人能像他这样谦逊、坦然而相信着光明。
评分我的朋友胡适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