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回忆录 章开沅 传记 历史 自传 近代史 知识分子 文化
发表于2025-02-23
章开沅口述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与教育家,章开沅先生一生历经世变,阅尽沧桑,其丰富阅历,不但能补正史之阙,也能为对民国以来历史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很多掌故,还能以长者的智慧给人以启迪。本书由章先生口述,尽量保持历史原貌,呈现了晚近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不少生动历史细节,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让读者领略近百年历史剧变。
章开沅,祖籍浙江省吴兴县,1926年7月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后长期执教华中师范大学,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国学者之一,先后应邀访问了东西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受聘担任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许多著名学术机构的研究教授或客座教授,其深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深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4—199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论著丰厚,主要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等。
章先生的口述史中有关治学之道需深思研究、仔细体会,其确为教育家。
评分章先生的口述史中有关治学之道需深思研究、仔细体会,其确为教育家。
评分章师的一生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吧,回忆录中充满了老人的童真与豁达,学者的纯真与温情。回忆录最精彩的当属建国前的部分,建国后以及文革后的历史虽然更加详实,与母校华师联系更多,但缺少那种自然吸引力。(这种感觉在读齐邦媛的《巨流河》、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时也有,个人比较喜欢《巨流河》中齐邦媛先生去台湾前的部分,以及沈从文先生文革前的部分,书的后半部分传主历经磨难后功成名就,反倒失去了吸引力。读章师的回忆录也是这种感觉……)
评分每天晚上读一部分,终于读完了。一个学者的自传,也是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史,讲述了很多的近代史以及学者的研究。很受益。章老也是个爱说大实话的人儿啊!跟《巨流河》类似。也算是相互补充。校长都是厉害的人啊。
评分肥肠好看!
作为华师历院一小辈,仅以此拙文回溯一下建国后以章老为中心的学术发展脉络。 建国前夕,章老参加民运,读马列。当时他明显感觉到身边青年学生真读透马列的也就一小部分,暗合毛泽东“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之叹。后投奔解放区,刚到新工作的单位学校就因为“过于散漫”的性格被...
评分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老校长章开沅的。作为一个非华师的学生,我也非常幸运,有机会见过章先生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1年清明节,在武昌石门峰陵园。当时陵园建了一个辛亥志士纪念园,内有熊秉坤等辛亥名人的墓地,清明当天揭幕,章先生等人被邀请去参加。我那...
评分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老校长章开沅的。作为一个非华师的学生,我也非常幸运,有机会见过章先生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1年清明节,在武昌石门峰陵园。当时陵园建了一个辛亥志士纪念园,内有熊秉坤等辛亥名人的墓地,清明当天揭幕,章先生等人被邀请去参加。我那...
评分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老校长章开沅的。作为一个非华师的学生,我也非常幸运,有机会见过章先生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1年清明节,在武昌石门峰陵园。当时陵园建了一个辛亥志士纪念园,内有熊秉坤等辛亥名人的墓地,清明当天揭幕,章先生等人被邀请去参加。我那...
评分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老校长章开沅的。作为一个非华师的学生,我也非常幸运,有机会见过章先生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1年清明节,在武昌石门峰陵园。当时陵园建了一个辛亥志士纪念园,内有熊秉坤等辛亥名人的墓地,清明当天揭幕,章先生等人被邀请去参加。我那...
章开沅口述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