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恋人

写给恋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杨静远
出品人:
页数:357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4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12970
丛书系列:杨静远· 私人记忆三部曲
图书标签:
  • 书信
  • 杨静远
  • 文学
  • 随笔
  • 爱情
  • 散文
  • 历史
  • 现当代文学
  • 爱情
  • 情感
  • 散文
  • 成长
  • 心灵
  • 陪伴
  • 温柔
  • 抒情
  • 亲密
  • 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柳林风声》与《彼得•潘》译者杨静远女士1945—1948年间的情书。

* 一个25岁的女留学生在上世纪40年代对爱人、家人、国家的真情表白。

* 如实记录了40年代中末期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当 时的国内外文化背景。

《写给恋人:1945-1948》是杨静远女士的一本书信集,是她在20世纪40年代情路历程的记录。书里辑录了作者留美期间共120通写给未婚夫的信。作者作为当年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订婚,后只身赴美留学,但是,她的爱情生活并没有因此中断,反而历久弥珍。《写给恋人》这些信笺中不仅有对恋人和家人的爱恋和思念,有作者向未婚夫顾耕讲述留学生活的环境和学业进展,更有对祖国现状和前景的忧虑,以及对中美关系、国内战事的看法。这是一个25岁的女留学生对爱人、家人、国家的真情流露,也是她对事业、对爱情、对自己和祖国未来理性的观察和分析。

作者简介

杨静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第二届理事。

目录信息

写在前面 /1
引子 /1
1945年9-12月 重庆 /9
出国签证遇挫——对时局的忧思——世界是个舞台:演戏的和看戏的——对未来事业的乌托邦幻想——善后救济总署——东华中学——重庆的舞厅——思母
1945年12月 南京 /29
南京和重庆的对比——夫子庙的交游——南京的日本兵
1945年12月-1946年7月 上海 /39
安和寺路70号——姑母——出国难关——大表妹——科学青年会——厅舅和顾萦——上海俄专——《夜店》——茅盾的《腐蚀》——幼殊和她的同学——张维主任——黄浦滩夜景,苏州河上船民——家庭音乐晚会——瑛兰的病——出国前的一个月(补述)
1946年7月 远洋轮上 /85
世界的缩影,船上生活——中国学者和留学生——陈衡哲大骂好莱坞崇拜——奇妙的海景
1946年7-8月 纽约 /97
杨希真——汪安琦——王世真——船抵金门——伯克利加州大学——横贯大陆火车——李平衡——纽约的夜生活——华文报刊——对上海一月的反省——商业广告——成君
1946年8月-1947年8月 密歇根大学
(第一学年) /117
初到密大——初识王承书——做礼拜,忆徐家汇天主堂的一幕——学俄文遭白眼——中国学生的政治倾向——赵元任——蔡淑莲——注册周——美国政府——再谈王承书——美国大学的行政效率——俄文课——球赛——宿舍晚会——菲律宾同窗——密大合唱团——学位资格考试——“国庆”晚会——精神孤独——美国政治讲座——与美国左派同学一席谈——《中国的雷鸣》——自责——“蒋夫人的好友”费契夫人谈中国政局——艾伦医生,一场辩论——基督教与社会主义——向父母坦白恋情——和艾伦医生谈话——挣扎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关于音乐——初识蒲书——美国的研究生体制——美国大学的考试制度——学骑马——在玛格丽特家过圣诞节——宗教的压力——第二学期,选修美国史——《屠场》和《相持》——音乐剧《飞萤》——蒲书——美国的音乐——一个自我奋斗的工读学生——演说:《华盛顿内幕》——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基督教各教派——宗教的精神压力——两位人类学同学——马克思主义协会——蒲书——相片的闹剧——密大民主组织被禁——五月音乐节——父教诲勿介入政治——生与死的思考——留学生买汽车——美国为何不能行共产主义——武大“六一”惨案——王承书——暑期学校——上海分手一周年——四重唱,朱光亚——俄文小组——母亲的痛苦——老教授的乔叟课——想去苏联——收不到信的痛苦——蒲书
1947年9月-1948年6月 密歇根大学
(第二学年) /239
在食堂做工——与蔡的友谊,新同学——去英国的考虑——与美国人交友难——与中国同学谈国内局势——去留的矛盾——话剧《小城风光》——论文《美国清教主义和科学思想的兴起》——一位老乡——张沅长请客——为不读PhD和母亲闹矛盾——英国入学手续办妥——中国同学谈回国——王希琰,陆卓如——给《密大日报》撰文辩论华莱士对华政策——最后一学期——人类学课——武大校友会——《密大日报》上的三篇读者来函——黄君——拒绝蒲书的求爱——左拉《萌芽》——在美生活费——硕士论文:保罗·埃尔默·摩尔和新人文主义——杜鲁门贷款——迷惘——忆上海雨中一幕——影片《西线无战事》——由一个留学生自杀想到现行教育的偏颇——人类学课的启示——与黄君政见争论——女生部主任家——与指导教授谈论文——双向的反叛性——兄弟会的背景——第二个五月音乐节——全国学联代表演讲——去英事横生枝节——与父母的分歧——反共的门特法案——学期结束——与王承书谈心——在安城的最后一天
1948年6-8月 纽约 /331
二度来纽约观感——单身女子宿舍——事情又一次突变——决定回国——入哥伦比亚暑校——华莱士进步党成立——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筹划——王雪华、秋华——最后一信
尾声 /34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写给恋人》 夜深人已静,最适合码字了,我不是什么大家,只是一个心思细腻,略有浪漫情怀的小女子! 起初,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的寻觅,然后就被这四字吸引了,再一看,还是本新书,没有被翻阅过,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它的第一个翻阅者,就这样结缘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

评分

《写给恋人》 夜深人已静,最适合码字了,我不是什么大家,只是一个心思细腻,略有浪漫情怀的小女子! 起初,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的寻觅,然后就被这四字吸引了,再一看,还是本新书,没有被翻阅过,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它的第一个翻阅者,就这样结缘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

评分

《写给恋人》 夜深人已静,最适合码字了,我不是什么大家,只是一个心思细腻,略有浪漫情怀的小女子! 起初,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的寻觅,然后就被这四字吸引了,再一看,还是本新书,没有被翻阅过,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它的第一个翻阅者,就这样结缘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

评分

《写给恋人》 夜深人已静,最适合码字了,我不是什么大家,只是一个心思细腻,略有浪漫情怀的小女子! 起初,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的寻觅,然后就被这四字吸引了,再一看,还是本新书,没有被翻阅过,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它的第一个翻阅者,就这样结缘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

评分

《写给恋人》 夜深人已静,最适合码字了,我不是什么大家,只是一个心思细腻,略有浪漫情怀的小女子! 起初,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的寻觅,然后就被这四字吸引了,再一看,还是本新书,没有被翻阅过,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做它的第一个翻阅者,就这样结缘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

用户评价

评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很感人,那个兵荒马乱、时局动荡的年代,用书信维持着这样一段异地恋真的不容易,在现代交通、通讯如此便利的时代,爱情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值得反思,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主宰爱情的是金钱!杨先生的爱情,有国有家,有很鲜明的时代特色,留下了深深地时代印记。

评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很感人,那个兵荒马乱、时局动荡的年代,用书信维持着这样一段异地恋真的不容易,在现代交通、通讯如此便利的时代,爱情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值得反思,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主宰爱情的是金钱!杨先生的爱情,有国有家,有很鲜明的时代特色,留下了深深地时代印记。

评分

不太对胃口,但还是很可以看看的

评分

杨先生和顾先生的爱情,很感人,那个兵荒马乱、时局动荡的年代,用书信维持着这样一段异地恋真的不容易,在现代交通、通讯如此便利的时代,爱情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值得反思,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主宰爱情的是金钱!杨先生的爱情,有国有家,有很鲜明的时代特色,留下了深深地时代印记。

评分

那时,跨国恋只能通过越洋邮件交流,还需面对国共内战这样险恶的外部环境。即便外部条件如此艰难,也挡不住这样热切的一对恋人。信件字里行间是两人的亲密无间,讲生活,谈学业,交流思想,互诉衷肠。这藏不住,挡不下的样子,就是美好的爱情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