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种极端性格 其中有没有您?
刻薄 犀利 幽默 有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最负盛名的人物小品
诚如作者卡内蒂所言,想如实地描写一个人,可以写整整一本书,即使这样,这人还是未被阐述详尽,可如果人们探究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就会发现:令某个人与众不同的乃是少数几种特性。
在这本《耳证人》里,卡内蒂描写,或说“发明”了五十种性格,它们极端地在个体的人身上体现,成为他们各自的人格标签,如“舔舐名人者”、“泪水司炉”、“目不视物者”、“灾祸观察员”、“纸醉金迷君”、“一无是处女”等。这些貌似夸张的标签,其本质却无比真实,都是构成人性的成分,或许每位读者都可以对号入座,从几个甚或更多标签中看到或可爱,或荒诞,或卑劣,或丑陋的自己。
这部人物小品集写于1974年,幽默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相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 ),德语作家,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卡内蒂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难以归属”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6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次年丧父,随母亲迁居维也纳。他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法兰克福读完小学和中学,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并获得英国国籍。
尽管一生萍踪不定,但正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言,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自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终生将德语作为他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迷惘》,剧本《婚礼》《虚荣的喜剧》《确定死期的人们》,政论《群众与权力》,游记《马拉喀什之声》,散文《耳证人》,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卡内蒂获得的重要奖项还有毕希纳奖(1972)、赫勃尔奖(1980)等,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埃利亚斯·卡内蒂一生漂泊,他的文也如他的人一样,有种“萍踪不定”的感觉,虽然因为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下却常常出现《耳证人》这种无法定义的作品。 《耳证人》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不适用于定义这...
评分埃利亚斯·卡内蒂一生漂泊,他的文也如他的人一样,有种“萍踪不定”的感觉,虽然因为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下却常常出现《耳证人》这种无法定义的作品。 《耳证人》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不适用于定义这...
评分在这奇妙的世界 我们坚持自我 遇见同样坚持自我的他们 我们性格各异 有时又很极端 我们从自我出发 从意识出发 总认为我们没有做的不妥 可在别人看来 却异样的很 还不是因为我们是独立的 思考行动方式不同 认知对事物看待不同 所以世界才会有趣 保持性格吧 别让...
评分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找《耳证人》这本书,根本就没得卖,学校图书馆也找过。今天经好心人指点上超星去看,虽然只能看到前17页,也很是兴奋。还不会用那个阅读器,不知道怎么弄成文本格式,所以一时冲动就自己打字弄下来了。 不可否认卡内蒂是批判的,他用古怪而调侃的腔调写了...
评分看了第一篇就崩溃了。完全不是人话。 宣告国王女 宣告国王女形象中有点高贵的特性,她自知她的事务需要什么并以极好地款待客人而闻名。但仅仅款待还不够了结,大家都预感到有一件特殊的事即将来临。她不一下子就说出来这回是什么,这样可以提高气氛的紧张度。不可能低于一个国...
画面感,典型性,不脸谱化
评分妙不可言,一口气读完,嗜书瘾君子一篇形神兼备
评分画面感,典型性,不脸谱化
评分没什么意思。不知道“自传三部曲”是不是会好很多。
评分刻薄缺无幽默,读完不留印象,也没有打发时间的闲趣,总的来说是浪费时间的那一类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