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种极端性格 其中有没有您?
刻薄 犀利 幽默 有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最负盛名的人物小品
诚如作者卡内蒂所言,想如实地描写一个人,可以写整整一本书,即使这样,这人还是未被阐述详尽,可如果人们探究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就会发现:令某个人与众不同的乃是少数几种特性。
在这本《耳证人》里,卡内蒂描写,或说“发明”了五十种性格,它们极端地在个体的人身上体现,成为他们各自的人格标签,如“舔舐名人者”、“泪水司炉”、“目不视物者”、“灾祸观察员”、“纸醉金迷君”、“一无是处女”等。这些貌似夸张的标签,其本质却无比真实,都是构成人性的成分,或许每位读者都可以对号入座,从几个甚或更多标签中看到或可爱,或荒诞,或卑劣,或丑陋的自己。
这部人物小品集写于1974年,幽默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相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 ),德语作家,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卡内蒂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难以归属”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6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次年丧父,随母亲迁居维也纳。他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法兰克福读完小学和中学,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并获得英国国籍。
尽管一生萍踪不定,但正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言,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自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终生将德语作为他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迷惘》,剧本《婚礼》《虚荣的喜剧》《确定死期的人们》,政论《群众与权力》,游记《马拉喀什之声》,散文《耳证人》,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卡内蒂获得的重要奖项还有毕希纳奖(1972)、赫勃尔奖(1980)等,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白赠女:一个送了别人东西又立即去取回来的人。她为什么把它们奉献出来呢?就是为了取回,她才把它们奉献出来。 泪水司炉:他天天都去看电影。这是一个冷酷而残暴的世界,要是感觉不到面颊上的湿温的水,那简直就不想活,眼泪一旦开始流涌,他的心情就愉快起来。 家当阿姨:...
评分看了第一篇就崩溃了。完全不是人话。 宣告国王女 宣告国王女形象中有点高贵的特性,她自知她的事务需要什么并以极好地款待客人而闻名。但仅仅款待还不够了结,大家都预感到有一件特殊的事即将来临。她不一下子就说出来这回是什么,这样可以提高气氛的紧张度。不可能低于一个国...
评分看了第一篇就崩溃了。完全不是人话。 宣告国王女 宣告国王女形象中有点高贵的特性,她自知她的事务需要什么并以极好地款待客人而闻名。但仅仅款待还不够了结,大家都预感到有一件特殊的事即将来临。她不一下子就说出来这回是什么,这样可以提高气氛的紧张度。不可能低于一个国...
评分刚刚看过TED《错觉中的视觉真相》,正如不同的颜色组合、产生方式可能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相同的视觉感受,我们总被光与影的绚烂组合所迷惑一样,在卡内蒂这里,这50种怪异性格恰恰便如光影世界中的五彩滤片,一种颜色是一种极端的单纯,等待一只不可知之手随意拿出几片来拼凑...
评分以卡内蒂之笔法,作自画像,以此自勉。——楔子 灵感私藏者总是形色匆匆,没有谁比她更了解她工作的重要性。那些灵感,往往是最为古灵精怪的,它们可从不会乖乖的待在原地等待人们发现,只在同一个地方待一小会儿。一旦它感觉在这场捉迷藏中被人遗忘了,就会主动离开自己安全的...
刻薄缺无幽默,读完不留印象,也没有打发时间的闲趣,总的来说是浪费时间的那一类书。
评分放大人的性格和怪癖,极端嘲讽人性的善恶
评分新版火速入手。
评分复杂的人性被一一提取并放大,而显得极端荒诞,如漫画式的素描。有的是害于生理,有的是痴于兴趣,有的是执于工作……可笑的,可悲的,可怜的,也算是一大副浮世绘。类似于卡尔维诺写《看不见的城市》,我觉得也可以命名为《看不见的人》,现实中似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人,但是又确实存在着相似的部分。
评分坏死了,要多写一类揶揄狂作家,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