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证人

耳证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29
译者:徐庆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2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155897
丛书系列:99读书人 卡内蒂文集
图书标签:
  • 卡内蒂
  • 外国文学
  • 小说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埃利亚斯·卡内蒂
  • 文学
  • 随笔
  • 耳证人
  • 悬疑
  • 推理
  • 心理
  • 真相
  • 调查
  • 人性
  • 秘密
  • 侦破
  • 视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五十种极端性格 其中有没有您?

刻薄 犀利 幽默 有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最负盛名的人物小品

诚如作者卡内蒂所言,想如实地描写一个人,可以写整整一本书,即使这样,这人还是未被阐述详尽,可如果人们探究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就会发现:令某个人与众不同的乃是少数几种特性。

在这本《耳证人》里,卡内蒂描写,或说“发明”了五十种性格,它们极端地在个体的人身上体现,成为他们各自的人格标签,如“舔舐名人者”、“泪水司炉”、“目不视物者”、“灾祸观察员”、“纸醉金迷君”、“一无是处女”等。这些貌似夸张的标签,其本质却无比真实,都是构成人性的成分,或许每位读者都可以对号入座,从几个甚或更多标签中看到或可爱,或荒诞,或卑劣,或丑陋的自己。

这部人物小品集写于1974年,幽默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相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

作者简介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 ),德语作家,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卡内蒂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难以归属”的作家,他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斯丘克,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6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次年丧父,随母亲迁居维也纳。他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和德国的法兰克福读完小学和中学,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并获得英国国籍。

尽管一生萍踪不定,但正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言,这位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自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终生将德语作为他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迷惘》,剧本《婚礼》《虚荣的喜剧》《确定死期的人们》,政论《群众与权力》,游记《马拉喀什之声》,散文《耳证人》,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卡内蒂获得的重要奖项还有毕希纳奖(1972)、赫勃尔奖(1980)等,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埃利亚斯·卡内蒂一生漂泊,他的文也如他的人一样,有种“萍踪不定”的感觉,虽然因为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下却常常出现《耳证人》这种无法定义的作品。 《耳证人》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不适用于定义这...

评分

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找《耳证人》这本书,根本就没得卖,学校图书馆也找过。今天经好心人指点上超星去看,虽然只能看到前17页,也很是兴奋。还不会用那个阅读器,不知道怎么弄成文本格式,所以一时冲动就自己打字弄下来了。 不可否认卡内蒂是批判的,他用古怪而调侃的腔调写了...  

评分

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找《耳证人》这本书,根本就没得卖,学校图书馆也找过。今天经好心人指点上超星去看,虽然只能看到前17页,也很是兴奋。还不会用那个阅读器,不知道怎么弄成文本格式,所以一时冲动就自己打字弄下来了。 不可否认卡内蒂是批判的,他用古怪而调侃的腔调写了...  

评分

在1981年前,受时代影响而一生漂泊的埃利亚斯·卡内蒂,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直到这一年,诺贝尔奖给予他的作品以“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的评价,并将当年文学奖颁给了他,他才逐渐被发掘出来。 蒙尘明珠,重放光芒,身为作家,卡内蒂无疑非常幸运。可...  

评分

囤书者总是担心一些书他想看的某一天怎么也找不到了,为此,他不断地囤书。他的书房十分大气,一排排书架威严地矗立着俨然如同一个小的图书室。书架必然是带门的,毕竟纸张受不了南方潮湿的天气,一些他特别喜爱、特别珍贵的书还套上了自封袋。书籍和书架都是易燃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概括得还行,但脑洞不够,意思不大

评分

画面感,典型性,不脸谱化

评分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到后来不由你不信,就是按着似乎既定的轨迹走到今天这一站。但性格也会慢慢改变,慢慢趋于某种向度上的稳定。我那时的性格比较极端,黑白分明,不平和,也不服输。总是把重心放在改变上,要么激流勇进,至少能看见黎明的曙光,要么干脆撤退,哪怕回到起点重走这条路。简而言之:要么更好,要么更糟,凭得就是年轻时那股子勇气。此时想来与其说尽量有条理的分析,不如说因为隔了距离、对在那个时间中的自己——忽然地了解。

评分

放大人的性格和怪癖,极端嘲讽人性的善恶

评分

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