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蕅益解

四書蕅益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蕅益大師(1599—1655):名智旭,字蕅益,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大師少崇儒學,謗釋老,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不謗佛。

一生著述宏富,經其門人編次,分為《宗論》和《釋論》兩大類,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等。

出版者:崇文書局
作者:[明] 蕅益大師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9-1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339951
叢書系列:禪解儒道叢書
圖書標籤:
  • 古籍 
  • 宗教 
  • 儒學 
  • 中國哲學 
  • 佛教大師 
  • 佛教 
  • 傳統文化 
  • 國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蕅益大師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年四十九歲,述《四書蕅益解》。解《論語》曰“點睛”,開齣世光明也;解《庸》《學》曰“直指”,談不二心源也;解《孟子》曰“擇乳”,飲其醇而存其水也。惜《孟子擇乳》失傳。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一、引 言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儒佛之辨几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开展之始终。早在汉末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儒佛关系就在三教论辩中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只要从《弘明集》、《广弘明集》等有关材料中就可以找到明证。唐宋以来,在儒家士大夫排佛的声浪中,佛教内部更不乏从不同方...

評分

一、引 言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儒佛之辨几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开展之始终。早在汉末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儒佛关系就在三教论辩中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只要从《弘明集》、《广弘明集》等有关材料中就可以找到明证。唐宋以来,在儒家士大夫排佛的声浪中,佛教内部更不乏从不同方...

評分

一、引 言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儒佛之辨几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开展之始终。早在汉末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儒佛关系就在三教论辩中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只要从《弘明集》、《广弘明集》等有关材料中就可以找到明证。唐宋以来,在儒家士大夫排佛的声浪中,佛教内部更不乏从不同方...

評分

一、引 言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儒佛之辨几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开展之始终。早在汉末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儒佛关系就在三教论辩中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只要从《弘明集》、《广弘明集》等有关材料中就可以找到明证。唐宋以来,在儒家士大夫排佛的声浪中,佛教内部更不乏从不同方...

評分

一、引 言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儒佛之辨几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开展之始终。早在汉末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儒佛关系就在三教论辩中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只要从《弘明集》、《广弘明集》等有关材料中就可以找到明证。唐宋以来,在儒家士大夫排佛的声浪中,佛教内部更不乏从不同方...

用戶評價

评分

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無死。

评分

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無死。

评分

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無死。

评分

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無死。

评分

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無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