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呂思勉
中華書局
2015-8
602
49.00
精裝
中國文化叢書·經典隨行
9787101110227
圖書標籤:
曆史
中國曆史
呂思勉
中國
通史
社會科學
教科書
首圖藏書
喜歡 中國通史 的讀者還喜歡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5-03-29
中國通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通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描述
《中國通史》原名《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是作者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高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中國通史教材。分上、下兩冊,1934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發行,是當時使用較廣、印量較大的一部曆史教科書。對自上古時代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政治、地理、社會、文化等作瞭全麵梳理,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文字平實,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即使在今天來看,也是一部值得推薦的中國曆史普及讀物。
中國通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著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年),著名曆史學傢。字誠之,江蘇常州人。曾在多所大中學校任教,並任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後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他注重排比史料,分類劄記,長於綜閤研究和融會貫通。著述宏富,主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曆史研究法》、《史學四種》、《中國民族史》、《經子解題》、《先秦學術概論》、《理學綱要》、《宋代文學》、《中國製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劄記》等。
圖書目錄
例言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曆史的定義和價值
第二章 我國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 中國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 本國史時期的畫分
第二編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國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會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製度
第八章 我國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 春鞦的霸業
第十章 戰國的七雄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廣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 春鞦戰國的學術思想
第十三章 春鞦戰國的政製改革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會
第三編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統一及其政策
第二章 秦漢之際
第三章 前漢的政治
第四章 新莽的改製
第五章 後漢的政治
第六章 兩漢的製度
第七章 秦漢的武功
第八章 兩漢對外的交通
第九章 兩漢的學術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第十一章 兩漢的社會
第十二章 三國的鼎立
第十三章 晉的統一和內亂
第十四章 邊徽民族和漢族的同化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對峙
第十六章 魏晉南北朝的製度
第十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
第十九章 隋之統一與政治
第二十章 唐的開國及其盛世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對外交通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製度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學術和文藝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輸入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觸
第二十七章 唐中葉以後的政局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會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亂
第三十章 宋的統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三十一章 變法和黨爭
第三十二章 遼夏金的興起
第三十三章 宋和遼夏的關係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關係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三十六章 宋的製度和社會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第三十九章 元的製度
第四十章 元帝國的瓦解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關係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第四十五章 明的製度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會
第四編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際
第二章 歐人的東略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學的傳人
第四章 清初的內政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第七章 清中葉的內亂
第八章 鴉片戰爭
第九章 太平天國和撚黨之亂
第十章 英法聯軍之役
第十一章 愛琿條約和北京條約
第十二章 西北事變和中俄交涉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第十四章 中法戰爭和西南藩屬的喪失
第十五章 中日戰爭
第十六章 中俄密約和沿海港灣的租藉
第十七章 維新運動和戊戌政變
第十八章 八國聯軍和辛醜條約
第十九章 遠東國際形勢_
第二十章 日俄戰爭和東三省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憲政運動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製度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學術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會
第五編 現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興和孫中山先生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運動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經過
第五章 民國初年的外交和濛藏問題
第六章 帝製運動和護國軍
第七章 二十一條的交涉
第八章 復闢之役和護法之戰
第九章 參戰的經過和山東問題
第十章 華盛頓會議和中國
第十一章 軍閥的混戰
第十二章 中國國民黨的改組和國民政府的成立
第十三章 五卅慘案和中國民族運動的進展
第十四章 國民革命的經過
第十五章 五三慘案和對日之交涉
第十六章 關稅自主的交涉經過
第十七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經過
第十八章 中俄的齟齬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東北
第二十章 國民政府的政治
第二十一章 現代的經濟和社會
第二十二章 現代的教育和學術
第六編 結論
第一章 我國民族發展的迴顧
第二章 中國對於世界的使命
· · · · · · (
收起)
中國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用戶評價
評分
☆☆☆☆☆
201605.書的原名是《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是作者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高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中國通史教材。上網看瞭下,和其他版本的呂思勉《中國通史》的目錄都很不一樣。《白話本國史》、《中國文化史》、《呂著中國通史》什麼的,根本就傻傻分不清。 就教科書而言,感覺內容的安排不如楊蔭麟的《中國史綱》豐富恰當,敘事的手法又略覺得生硬。整書五百八十多頁,有接近一半都在講晚清之後的近代史,倒不失為瞭解中國近代史的有效途徑,但做為通史感覺無論是在文筆還是內容的係統性上都很難和錢穆《國史大綱》比肩。
評分
☆☆☆☆☆
雖說這是一本白話曆史書,但裏麵遺留瞭不少古文,因此有種讀古書的感覺。語言流暢精煉,閱讀需要不少古代地理、曆史知識,較為客觀嚴謹。
評分
☆☆☆☆☆
在一些曆史群或是愛好曆史的好友口中經常能聽到呂思勉先生的名字,但是一直沒機會拜讀一下先生的作品。《中國通史》作為呂思勉先生的重要作品,是民國高中曆史讀本,然而就這麼一本書,和現在的曆史教科書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評分
☆☆☆☆☆
太過簡略,未能盡善。
評分
☆☆☆☆☆
每天讀一點,總會讀完的。屬於買錯書,但如果是另一本《中國通史》,估計我也讀不完瞭。對於曆史的態度很平和,瞭解一點是一點。
讀後感
評分
☆☆☆☆☆
本书原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估计是这名字实在是太土了,于是便改了个名字,只是这改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又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快消读物。 据说这本应该是作者最通俗的一本通史了,但是:1.300页不到的一部通史,可想内容的提纲性特点;2.本书已经是白话了,但是作...
評分
☆☆☆☆☆
编辑千万条,了解第一条。 设计不规范,作者泪两行。 该书绝对是一本好书,但是编者确实是太敷衍了!为了卖书,给它改了个及其烂俗的名字不说。竟然还将第一章第二段中,吕思勉所不赞成的观点直接引做书皮简介。 实在是让人怀疑编者是不是根本没有读过该书,只是随便从书中选择...
評分
☆☆☆☆☆
第一次听到吕思勉先生的名字,是在易中天的《品三国》。那时候只是12,13岁,只觉此人观点颇为新颖,能让易中天多次提及、引用。上了大学,才在图书馆借了此书,一睹了吕先生的风采。 原先我借此书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对中国史中的战国、汉、三国、北宋、民国时期较...
評分
☆☆☆☆☆
《中国通史》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民国时期的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历经数月,通过微信读书,终于拜读完毕。 吕老旁征博引,涉猎极深,其治学之谨严,考据之严密,仅从书中的注释引用之繁复,让读者以窥冰山一角叹为观止。 不...
評分
☆☆☆☆☆
在豆瓣网看到过好的中国通史有两部半的说法,特意搜索了一下,可能这就是此说的源头: 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它们都成于1937年至1949年之间。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四新风跳出了传统史书...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