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作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教材。分上、下两册,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是当时使用较广、印量较大的一部历史教科书。对自上古时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地理、社会、文化等作了全面梳理,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文字平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
吕思勉(1884—1957年),著名历史学家。字诚之,江苏常州人。曾在多所大中学校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著述宏富,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历史研究法》、《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看完这本书,情绪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对吕思勉先生的致敬,这位大家读史读了一辈子,除了最后的十余年,笔耕不缀,述作宏富。《每天学点中国史》,书名很诙谐,但是读起来颇为沉重。原因有二,一是该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评分如果你是一名中国人,我认为你就应该好好看一看,这本书写于民国时期,作者写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希望在假设中国亡国之后,华夏子孙依旧能够铭记自己是名中国人,并为中国的再次建设提供依据。可以想象,作者创作这本书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一个纯粹的文科生会不假思索的...
评分本书原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估计是这名字实在是太土了,于是便改了个名字,只是这改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又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快消读物。 据说这本应该是作者最通俗的一本通史了,但是:1.300页不到的一部通史,可想内容的提纲性特点;2.本书已经是白话了,但是作...
评分文/宝木笑 历史从来不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这种鲜活性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们喜欢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现场感”来反复体验那种“鲜活”,因此历史题材的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然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大致止步于此,我们很少...
评分略难读。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是适用百世的醒世名言。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是顺势而为罢了
评分??零碎
评分太过简略,未能尽善。
评分201605.书的原名是《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作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教材。上网看了下,和其他版本的吕思勉《中国通史》的目录都很不一样。《白话本国史》、《中国文化史》、《吕著中国通史》什么的,根本就傻傻分不清。 就教科书而言,感觉内容的安排不如杨荫麟的《中国史纲》丰富恰当,叙事的手法又略觉得生硬。整书五百八十多页,有接近一半都在讲晚清之后的近代史,倒不失为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有效途径,但做为通史感觉无论是在文笔还是内容的系统性上都很难和钱穆《国史大纲》比肩。
评分每天读一点,总会读完的。属于买错书,但如果是另一本《中国通史》,估计我也读不完了。对于历史的态度很平和,了解一点是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