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是奥古斯丁著作中传诵最广的一种。本书也可作为奥古斯丁的自传来看。全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则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
奥古斯丁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奥古斯丁,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同为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
评分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
评分【作者】 黄瑞成 【关键词】忏悔 不完全忏悔 完全忏悔 【出版日期】2004-03-30 【摘要】文章从词源学入手,分析了基督教信仰之核心内容的“忏悔”行动之理念与结构,进而研究了“完全忏悔”与“不完全忏悔”之区分,以及围绕这个区分的神学论争及其现代性后果。 【刊名】宗教学...
评分这个生于北非的圣人说,人类可以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认识真理,健全理性. 是一本充满了虔诚与信仰的书. 刚刚看了一小部分,感觉是可以让我彻底安静下来去读的文字. 时而心潮澎湃地吐露对神由衷的赞美.时而痛心疾首的宣泄对人类和他自己的大声斥责. 时而他会深陷回忆,扪心自问,只与...
评分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忏悔录》的卷1-9中记叙了他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10-13则写出了他著述此书时的思想情况,讲述了他对上帝的理解,以及对《创世纪》的解读。其中,卷11-12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时间问题的看法,本篇读书笔记着重于梳理其关于时间问题的论述: 一、处理...
5.19—5.24 奥氏的《忏悔录》前文为感悟天主的经历 后文为于天主的呼吁和歌颂,中卷, 卷十一含金量颇高,然如坠云雾,如奥氏本人所言“我甚至不知道我究竟不知道什么东西!只能力求达到不懂而似懂,似懂而不懂。” 读的时候感觉在面对奥古斯丁,上帝,引领者,为什么把奥古斯丁放在上帝的前面呢,因为在我这里,因为有了奥古斯丁,所以才有了上帝
评分人的原罪
评分“浪子回头”改信基督的心路历程 同时也讨论了一系列重要的神学和哲学问题 如圣经的解释原则、上帝的本质、世界的起源、恶的来源、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时间的本质……
评分“前进吧,前进吧”
评分只有第十一章值得一看,谈论时间的。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引用了此书开头部分的一段话,说的是人的语言形成的过程,不过对维影响最大的还是第十一章,我甚至觉得他哲学研究时期的写作方方面面都在抄袭第十一章。而此章的风格在这本书里也是很特别的,“主”的密度较低,人话密度较高。但这章的目的其实也是去回答“在时间的开端之前,主做了什么?”这类问题。奥的回答是创世即是时间的开端,因为“时间”是一个造物互动才产生的概念。这个解释还是非常棒的。不过当然了,我对宗教那种把浩瀚的人生阉割为仅仅是道德义务的方法万分唾弃,对于本书的主旨只能说一句兰波的:“稍后,下地狱的快乐将深不可测。”很有趣的是奥也讲了一些东西,比如说他觉得生活在世俗中,渴望他人的认可,这样累且没意义。但他又觉得那些无视他人自行其是的人是很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