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扛鼎之作
唯一正式授权大陆简体版本
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
深入探求文学的内在道德情操
………………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上,《中国现代小说史》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夏志清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论述了中国自五四运动至六十年代初小说的发展; 他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并深入探求文学的内在道德情操; 他对许多现代小说家重新评价,“发掘”了不少当时并未受评论者注意的作家,如张爱玲、钱锺书等。本书英文版初刊于 1961 年,中文译本于1979 年出版,学术地位历久不衰。
………………
※名人推荐※
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论,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传世。
——文学大师钱锺书
夏志清的书至今已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它真正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为美国作同类研究的后学扫除障碍。我们全都受益于夏志清。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欧梵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他发现了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师陀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价值,并引发了大陆历久弥新的张爱玲热、沈从文热、钱钟书热,改变了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冲击了大陆学术界的价值观念。
——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
夏志清(1921-2013)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1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
夏老在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说自己是"反共"的,这当然属于一种"个人的偏见",但是这种"偏见"对文学评论来说却大有裨益.许多左翼文学评论者在进行评论时,暴露一些良心,却免不了"精神分裂"的痛苦,日后文稿付梓,还要被旁的评论家抓牢小辫子,耻笑一番,何苦来哉? 全书着墨最多的几个作家里...
评分《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传奇之书,名声显赫,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师陀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评分于2013年12月29日仙逝的美籍华裔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虽然自上世纪40年代即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并长期任教,但很多人都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中国文学评论家”。我想,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他的专业主攻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其二,他本身就是中国人。老先生1921年生于...
评分 评分如果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要拣选一本书以为最具观念冲击的话,夏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无疑会有最优势的地位。 夏这本小说史的任务是要剔除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框,只是从纯粹文学的角度,来重新厘定文学史,是要“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在大陆通行的教科书中鲁迅,郭沫若,茅盾,巴...
真是相见恨晚的一本书,一直不太喜欢读中国现代文学,觉得写得不好,可是自己评价除了浅薄之外也想不到什么说辞了,夏先生真是一语中的,“那些小说家技巧幼稚且不说,他们看人看事也不够深入,没有对人心作深一层的发掘……没有提供比较深刻的、具有道德意味的了解”
评分算是重读吧,然后愈发觉得刘绍铭的序言什么的真是没法看,但夏志清先生的观点还是很值得细细品味的。
评分算是重读吧,然后愈发觉得刘绍铭的序言什么的真是没法看,但夏志清先生的观点还是很值得细细品味的。
评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扛鼎之作 唯一正式授权大陆简体版本
评分一个星期,断断续续看完;很有个人风格的文学史,与西方文学对比处较多;考虑到写作年代,对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的挖掘意义自不必说。看完之后,很想找出《钱钟书集》来读一读2018062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