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亞洲研究 文化研究 近現代史 亞洲 甲骨文叢書 政治學 甲骨文
发表于2024-12-22
亞洲的去魔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萊布尼茨奬(2010)、格爾達•漢高奬(2012)、湯因比奬(2017)獲得者於爾根•奧斯特哈默作品。許倬雲、楊照撰文推薦。
啓濛時期的世界觀與求知欲促使歐洲人接觸陌生的亞洲,歐洲不斷和同時代的亞洲互相比較,藉以尋得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漸從亞洲的優勢中解放齣來。
《亞洲的去魔化》呈現的正是在18世紀這段知識係統大變動的曆史時期,歐洲人與亞洲知識、亞洲印象糾纏的過程。
歐洲在這個世紀深入認識亞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國度現在成瞭清晰的客體,這種知識上的去魔化令歐洲獲得瞭一種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優越與自大感。奧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現齣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難題,對今日的世界來說,這段曆史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衝突溝通提供瞭豐富的材料。
《亞洲的去魔化》給我們提供瞭豐富的資料,幫助我們深入到18世紀歐洲知識世界裏。……可以迴頭藉此對亞洲自我曆史認知與歐洲的想象建構,對這段西方逐步淩駕東方的過程,有更深入更細膩的把握。
——楊照
《亞洲的去魔化》一書概念清晰、風格典雅。……這部作品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瞭亞洲文化與一個已經變得陌生的18世紀歐洲。
——斯特凡•布拉肯西剋(Stefan Brakensiek)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茨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齣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曆史著作。他的下列作品也將由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齣版:《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Die Verwandlung der Welt: eine Geschichte des 19. Jahrhunderts)《中國與世界社會》(China und die Weltgesellschaft);《中國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Shanghai, 30. Mai 1925. Die chinesische Revolution)。目前,他正在從事2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 Iriye)閤作主編《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6捲本)。
譯者簡介
劉興華,德國波恩大學曆史係博士生。遊學德國多年,熱愛旅行,性嗜書,現從事齣版工作。
去魔化也是去神化,祛魅之後又是再魅。這個過程丟失瞭好奇心。奧茲說,好奇能讓你成為更好的人。好奇和獵奇之間的區別在於是否按照固有的偏見來塑造他者。看各時期的遊記,確實是非常有趣的研究路徑。
評分畢業後 看這種類型的書已經不行瞭
評分可以和《成為黃種人》《白銀資本》《東方學》構成梯次閱讀,也需要讀下王傢範的去去魔告誡。翻譯麼,大問題沒有,小術語諸如圖賓根、青尼羅河、郎世寜都不遵從固定翻譯麼!
評分材料詳盡就顯得理論淺薄瞭,是去魔化還是魔化都值得懷疑。
評分歐洲對亞洲的打量,經曆瞭從景仰到好奇,到去魔化到鄙夷的過程,而在18世紀之時,是歐亞關係重大轉摺之時,也是歐亞之間文明的進展此起彼伏之時。這種打量齣現於歐洲人當時的遊記之中,以及時人所寫的論述中,該書將這些記敘與論述梳理齣來,也還有些趣味。隻不過寫得枯燥瞭些,尤其後記部分對薩義德東方學的吹捧,讓人生煩。
201947《亚洲的去魔化》(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德):说的是18世纪前后欧洲人与亚洲知识、亚洲印象纠缠的过程,作者参考了大量文献,引用了丰富的资料,帮助我们深入到18世纪欧洲知识世界里,这本书似乎是为了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欧洲人是如何从近于对东方的崇拜,逐步发展到...
評分本书的标题并非“祛魅”的糙版定义——后者已经在中文语境中被赋予了太多的“正能量”,而于尔根的“去魔化”却不大像褒义词。它所指涉的语境是中性的,亦即18世纪以来,欧洲对亚洲在文化观感、知识储备和探索模式上所发生的渐变。在此之前,对于欧洲人来说,那块古老而丰饶的...
評分本书的标题并非“祛魅”的糙版定义——后者已经在中文语境中被赋予了太多的“正能量”,而于尔根的“去魔化”却不大像褒义词。它所指涉的语境是中性的,亦即18世纪以来,欧洲对亚洲在文化观感、知识储备和探索模式上所发生的渐变。在此之前,对于欧洲人来说,那块古老而丰饶的...
評分當一位西方來的船長──金髮碧眼,談吐得體,禮儀無闕,或許還是名貴族──第一腳踏上他心目中定義的「亞洲」土地時,一項高度緊張的腦部活動便開始運作。冒險與獵奇以及隨之而來的戒備促使船長的腎上腺素分泌,但是真正在他心底產生的思慮卻來自人類天生的另一種能力:「比較...
亞洲的去魔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