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想你,妈妈

我还是想你,妈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品人:磨铁·铁葫芦
页数:368
译者:晴朗李寒
出版时间:2015-9
价格:4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838934
丛书系列: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
图书标签: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诺贝尔文学奖
  • 纪实
  • 纪实文学
  • 二战
  • 历史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母爱
  • 情感
  • 回忆
  • 成长
  • 亲情
  • 温暖
  • 童年
  • 思念
  • 家庭
  • 感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中国首次正版引进,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无前例的残酷记录

★在孩子眼中,战争有不一样的面孔……

★作品被译为35种文字,屡获世界 级权威大奖

------------ -------------------------------------------------------------

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书是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战争发生时,他们只是2—12岁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孩子们眼中战争的真实再现。

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儿童眼里的战争,要比《我是女人,也是女兵》一书里女人的视角所记录的战争更加惊人。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

【译者简介】

晴朗李寒:诗人,译者。1970年10月生,河北河间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1992—2001年在俄罗斯从事翻译工作。 199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得诗歌奖及诗歌翻译奖,出版诗集、译著多部。现居石家庄,开办晴朗文艺书店,自由写作、翻译。本书根据2013年俄语最新修订完整版翻译。

目录信息

“他害怕回头看一眼……”  001
“我的第一支,也是最后一支香烟……”  004
“奶奶在祈祷……她祈祷我的灵魂能回来……”  009
“他们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  011
“可我还是想妈妈……”  016
“这么漂亮的德国玩具……”  021
“一把盐……这是我们家留下来的全部……”  027
“我吻过课本上的所有人像……”  031
“我用双手收集起它们……它们雪白雪白的……”  034
“我想活下去!我想活下去!”  037
“我透过扣眼儿往外偷看……”  039
“我只听到妈妈的喊叫声……”  043
“我们在演奏,战士们却在哭泣……”  047
“死去的人们躺在墓地……仿佛又被打死了一次……”  050
“当我明白这个人是父亲……我的膝盖颤抖不停……”  052
“闭上眼睛,儿子……不要看……”  056
“弟弟哭了,因为爸爸在的时候,还没有他……”  060
“第一个来的就是这个小姑娘……”  062
“我——是你的妈妈……”  065
“可以舔舔吗?”  067
“还有半勺白糖。”  069
“房子,别着火!房子,别着火!”  074
“她穿着白大褂,就像妈妈……”  077
“阿姨,请您把我也抱到腿上吧……”  080
“她开始轻轻摇晃,像摇晃布娃娃……”  082
“已经给我买了识字课本……”  085
“既不是未婚夫,又不是士兵……”  096
“哪怕是留下一个儿子也好啊……”  098
“他在用袖子擦着眼泪……”  101
“它吊在绳子上,就像个小孩儿……”  104
“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孩子……”  107
“我们亲吻了她们的手……”  109
“我用一双小女孩的眼睛看着他们……”  112
“我们的妈妈没有笑过……”  114
“我不习惯自己的名字……”  116
“他的军便服湿漉漉的……”  118
“好像是她为他救出了女儿……”  121
“他们轮流把我抱到手上……从头到脚地
拍打我……”  125
“为什么我这么小?”  129
“人的气味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131
“为什么他们朝脸上开枪?我的妈妈这么漂亮……”  133
“你求我,让我开枪打死你……”  139
“我头上连块三角巾都没有……”  144
“大街上没有可以玩耍的伙伴……”  148
“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  151
“挖掘一下这里吧……”  158
“人们把爷爷埋在了窗户下面……”  161
“他们还用铁锹拍打了一阵,好让它看起来
漂亮一些。”  163
“我给自己买了条带蝴蝶结的连衣裙……”  166
“他怎么会死呢,今天没开枪啊?”  170
“因为我们——是小女孩,而他——是小男孩……”  177
“如果和德国男孩子玩,你就不是我的哥们……”  181
“我们甚至都忘了这个词……”  188
“你们都该去前线,却在这儿爱我妈妈……”  195
“最后,他们大声叫喊着自己的名字……”  202
“我们四个人都套在这个小雪橇上……”  204
“这两个小男孩变得很轻,像麻雀一样……”  208
“我很害羞,因为我穿的是小女孩的皮鞋……”  211
“我喊啊,喊啊……不能停下来……”  217
“所有孩子都手拉着手……”  220
“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埋葬死人,而此刻不知怎么
就想起来了……”  223
“他收集到篮子里……”  225
“他们把小猫从家里带了出来……”  228
“你要记住:马利乌波里市,帕尔科瓦亚街6号……”  231
“我听见,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233
“我跟着姐姐、上士薇拉·列契金娜上了前线……”  237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239
“白衬衫在黑暗中远远地发着光……”  244
“妈妈倒在我刚刚擦洗过的干净地板上……”  247
“上帝是不是看到了这些?他是怎么想的……”  251
“这世间——让人百看不厌……”  253
“他们带回来又细又长的糖果,像铅笔一样……”  259
“箱子大小正好和他差不多……”  261
“我怕做这样的梦……”  263
“我希望妈妈就我一个孩子,只宠爱我……”  265
“他们没有沉下去,像皮球一样……”  268
“我记得蔚蓝蔚蓝的天空……我们的飞机在天上飞过……”  273
“像熟透的南瓜……”  276
“我们吃了……公园……”  280
“谁要哭,就开枪打死谁……”  284
“妈妈和爸爸——金子般的词语……”  286
“把她一块块地叼了回来……”  289
“我们家正好孵出一窝小鸡……我怕它们被弄死……  292
“梅花国王,方块国王……”  293
“一张大全家福……”  299
“哪怕我往你们口袋里塞个小白面包也好啊……”  301
“妈妈清洗伤口……”  303
“他送给我一顶有红带子的平顶羊皮帽……”  306
“我冲着天空开枪……”  311
“是妈妈抱着我上了一年级……”  313
“小狗,可爱的小狗,请原谅……”  316
“她跑向一边,喊叫着:‘这不是我的女儿!
不是我的!’”  321
“难道我们是孩子?我们是男人和女人……”  323
“请别把爸爸的西服给陌生的叔叔穿……”  325
“我在深夜哭泣:我快乐的妈妈在哪里?”  327
“他不让我飞走……”  329
“大家都想亲吻一下‘胜利’这个词……”  332
“我穿着父亲的军便装改成的衬衫……”  334
“我用红色的石竹花装饰它……”  336
“我永远等待着我们的爸爸……一生都在等……”  340
“在天之涯……在海之角……”  342
权作结束语  35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看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系列书,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远远没有一些长篇小说精彩,但是从历史意义而言,这样纪实性的文学作品,承载了太多东西。作者借由一支笔,写出了亲历悲伤的人们当时的情形与感受。 《我还是想你,妈妈》,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评分

——评《我还是想你,妈妈》 文/蓦烟如雪 如果不是诺贝尔奖,我可能对这个作者还是陌生的,哪怕之前略微知道她写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和《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西耶维奇,她是来自白俄罗斯女作家。1948年出生于苏克兰,可能她曾经做过记者,故,她的文字更透着新闻...  

评分

阿克列谢耶维奇(长长的“战斗民族”的名字),用每个炮弹碎片下的人的情感上碎片去试图拼凑一个战争下童年的模样。人的记忆会撒谎吗?口述历史真的可以还原 事实本来的面貌吗?在《锌铁娃娃兵》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战士说——“离我需要真相吗?大家需要真相吗?所有的人要的...  

评分

叙利亚小难民浮尸海滩的背影,成为近几个月最让人心痛的画面,战火无情,不会对儿童网开一面,潜意识中对儿童的怜惜却令观者感受到切肤之痛。 无独有偶,今年的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还是想你,妈妈》完全是通过儿童的视角描述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期间...  

评分

叙利亚小难民浮尸海滩的背影,成为近几个月最让人心痛的画面,战火无情,不会对儿童网开一面,潜意识中对儿童的怜惜却令观者感受到切肤之痛。 无独有偶,今年的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还是想你,妈妈》完全是通过儿童的视角描述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期间...  

用户评价

评分

战争的后遗症:害怕成年男人一辈子都不敢恋爱结婚,听见“德国人”三个字就会立刻安静下来的鸡,不想回家因为不想接受妈妈已经死去的事实,不怕死人反而只怕活着的德国人……书里还有一些另外的故事,饥荒里自己都吃不饱还是分了食物给德国战俘的妈妈,收留了白俄的难民,不想连累他们于是主动去了集中营的犹太老人,教育孩子“德国和俄罗斯的孩子都是好孩子”的父母……也许荒谬,战争与爱总是相扶相生。

评分

上学期中开始读的书,在日本旅行的间隙断断续续读完了。 我一直相信真实的故事最感人,且也努力怀着最大的善意去感受这些真实发生的苦难。在一些时候,我会为自己在火车上心不在焉地读了一个生离死别的故事而感到非常愧疚。 全书很有悲悯的情怀,但就文学性而言,在我心里它似乎还没达到诺奖水准。

评分

纪实是我始终不能适应的一种体裁,断断续续以至于谈不上连续的逻辑,总是难以投入其中。不过我非常害怕战争,也不能忍受成人的罪恶蔓延至儿童,读完全书,越发觉得首页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一句询问让人无处可逃。那些孩子啊,他们什么都不懂,要如何正视失去和死亡,怎么忍心给他们这样一个世界。

评分

谁说的来着?苏联历史就是爱与死亡

评分

每篇都不长,行文平易毫无阅读障碍,然而把这厚厚一本从头看到尾,是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