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想你,妈妈

我还是想你,妈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品人:磨铁·铁葫芦
页数:368
译者:晴朗李寒
出版时间:2015-9
价格:4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838934
丛书系列: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
图书标签: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诺贝尔文学奖
  • 纪实
  • 纪实文学
  • 二战
  • 历史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母爱
  • 情感
  • 回忆
  • 成长
  • 亲情
  • 温暖
  • 童年
  • 思念
  • 家庭
  • 感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中国首次正版引进,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无前例的残酷记录

★在孩子眼中,战争有不一样的面孔……

★作品被译为35种文字,屡获世界 级权威大奖

------------ -------------------------------------------------------------

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书是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战争发生时,他们只是2—12岁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孩子们眼中战争的真实再现。

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儿童眼里的战争,要比《我是女人,也是女兵》一书里女人的视角所记录的战争更加惊人。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

【译者简介】

晴朗李寒:诗人,译者。1970年10月生,河北河间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1992—2001年在俄罗斯从事翻译工作。 199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得诗歌奖及诗歌翻译奖,出版诗集、译著多部。现居石家庄,开办晴朗文艺书店,自由写作、翻译。本书根据2013年俄语最新修订完整版翻译。

目录信息

“他害怕回头看一眼……”  001
“我的第一支,也是最后一支香烟……”  004
“奶奶在祈祷……她祈祷我的灵魂能回来……”  009
“他们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  011
“可我还是想妈妈……”  016
“这么漂亮的德国玩具……”  021
“一把盐……这是我们家留下来的全部……”  027
“我吻过课本上的所有人像……”  031
“我用双手收集起它们……它们雪白雪白的……”  034
“我想活下去!我想活下去!”  037
“我透过扣眼儿往外偷看……”  039
“我只听到妈妈的喊叫声……”  043
“我们在演奏,战士们却在哭泣……”  047
“死去的人们躺在墓地……仿佛又被打死了一次……”  050
“当我明白这个人是父亲……我的膝盖颤抖不停……”  052
“闭上眼睛,儿子……不要看……”  056
“弟弟哭了,因为爸爸在的时候,还没有他……”  060
“第一个来的就是这个小姑娘……”  062
“我——是你的妈妈……”  065
“可以舔舔吗?”  067
“还有半勺白糖。”  069
“房子,别着火!房子,别着火!”  074
“她穿着白大褂,就像妈妈……”  077
“阿姨,请您把我也抱到腿上吧……”  080
“她开始轻轻摇晃,像摇晃布娃娃……”  082
“已经给我买了识字课本……”  085
“既不是未婚夫,又不是士兵……”  096
“哪怕是留下一个儿子也好啊……”  098
“他在用袖子擦着眼泪……”  101
“它吊在绳子上,就像个小孩儿……”  104
“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孩子……”  107
“我们亲吻了她们的手……”  109
“我用一双小女孩的眼睛看着他们……”  112
“我们的妈妈没有笑过……”  114
“我不习惯自己的名字……”  116
“他的军便服湿漉漉的……”  118
“好像是她为他救出了女儿……”  121
“他们轮流把我抱到手上……从头到脚地
拍打我……”  125
“为什么我这么小?”  129
“人的气味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131
“为什么他们朝脸上开枪?我的妈妈这么漂亮……”  133
“你求我,让我开枪打死你……”  139
“我头上连块三角巾都没有……”  144
“大街上没有可以玩耍的伙伴……”  148
“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  151
“挖掘一下这里吧……”  158
“人们把爷爷埋在了窗户下面……”  161
“他们还用铁锹拍打了一阵,好让它看起来
漂亮一些。”  163
“我给自己买了条带蝴蝶结的连衣裙……”  166
“他怎么会死呢,今天没开枪啊?”  170
“因为我们——是小女孩,而他——是小男孩……”  177
“如果和德国男孩子玩,你就不是我的哥们……”  181
“我们甚至都忘了这个词……”  188
“你们都该去前线,却在这儿爱我妈妈……”  195
“最后,他们大声叫喊着自己的名字……”  202
“我们四个人都套在这个小雪橇上……”  204
“这两个小男孩变得很轻,像麻雀一样……”  208
“我很害羞,因为我穿的是小女孩的皮鞋……”  211
“我喊啊,喊啊……不能停下来……”  217
“所有孩子都手拉着手……”  220
“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埋葬死人,而此刻不知怎么
就想起来了……”  223
“他收集到篮子里……”  225
“他们把小猫从家里带了出来……”  228
“你要记住:马利乌波里市,帕尔科瓦亚街6号……”  231
“我听见,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233
“我跟着姐姐、上士薇拉·列契金娜上了前线……”  237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239
“白衬衫在黑暗中远远地发着光……”  244
“妈妈倒在我刚刚擦洗过的干净地板上……”  247
“上帝是不是看到了这些?他是怎么想的……”  251
“这世间——让人百看不厌……”  253
“他们带回来又细又长的糖果,像铅笔一样……”  259
“箱子大小正好和他差不多……”  261
“我怕做这样的梦……”  263
“我希望妈妈就我一个孩子,只宠爱我……”  265
“他们没有沉下去,像皮球一样……”  268
“我记得蔚蓝蔚蓝的天空……我们的飞机在天上飞过……”  273
“像熟透的南瓜……”  276
“我们吃了……公园……”  280
“谁要哭,就开枪打死谁……”  284
“妈妈和爸爸——金子般的词语……”  286
“把她一块块地叼了回来……”  289
“我们家正好孵出一窝小鸡……我怕它们被弄死……  292
“梅花国王,方块国王……”  293
“一张大全家福……”  299
“哪怕我往你们口袋里塞个小白面包也好啊……”  301
“妈妈清洗伤口……”  303
“他送给我一顶有红带子的平顶羊皮帽……”  306
“我冲着天空开枪……”  311
“是妈妈抱着我上了一年级……”  313
“小狗,可爱的小狗,请原谅……”  316
“她跑向一边,喊叫着:‘这不是我的女儿!
不是我的!’”  321
“难道我们是孩子?我们是男人和女人……”  323
“请别把爸爸的西服给陌生的叔叔穿……”  325
“我在深夜哭泣:我快乐的妈妈在哪里?”  327
“他不让我飞走……”  329
“大家都想亲吻一下‘胜利’这个词……”  332
“我穿着父亲的军便装改成的衬衫……”  334
“我用红色的石竹花装饰它……”  336
“我永远等待着我们的爸爸……一生都在等……”  340
“在天之涯……在海之角……”  342
权作结束语  35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我几乎买全,这本是kindle借阅,做了电子笔记。许多的感触,连不成一张整体的文章,只是想做个记录。 我看到了第一批法西斯敌人,甚至不是看见了,而是听见了——他们所有人都穿着钉有铁掌的皮靴,发出喀喀的巨响,咚咚地踏过我们的小桥。我甚至觉得,当他们...  

评分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我几乎买全,这本是kindle借阅,做了电子笔记。许多的感触,连不成一张整体的文章,只是想做个记录。 我看到了第一批法西斯敌人,甚至不是看见了,而是听见了——他们所有人都穿着钉有铁掌的皮靴,发出喀喀的巨响,咚咚地踏过我们的小桥。我甚至觉得,当他们...  

评分

透过孩子的视角来看战争,总觉得有点残忍。可是,我们想了解孩子,因为我们自己曾经也是孩子,而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越加想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战争带来的是什么?我想通过这本书洞悉孩子的心理,即使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但是或许还有别的伤害困扰着孩子,那么孩...  

评分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我几乎买全,这本是kindle借阅,做了电子笔记。许多的感触,连不成一张整体的文章,只是想做个记录。 我看到了第一批法西斯敌人,甚至不是看见了,而是听见了——他们所有人都穿着钉有铁掌的皮靴,发出喀喀的巨响,咚咚地踏过我们的小桥。我甚至觉得,当他们...  

评分

透过孩子的视角来看战争,总觉得有点残忍。可是,我们想了解孩子,因为我们自己曾经也是孩子,而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越加想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战争带来的是什么?我想通过这本书洞悉孩子的心理,即使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但是或许还有别的伤害困扰着孩子,那么孩...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儿童的视角来讲述那场战争的残酷,活生生就是一本纪实版的《恶童日记》。。。

评分

看前半本的时候,感冒刚好一点,也是多愁善感,结果边看边哭,很有代入感~

评分

二战时白俄罗斯儿童(2-12岁)的记忆口述。105个儿童在成年后回顾那个瞬间和那个时期的令人胆寒唏嘘的记忆,儿童在骤然间亲历轰炸和杀戮,目睹亲人惨死在眼前,他们关于恐惧和血腥的记忆深刻烙印在心理上,一辈子无法忘却和逃离。战争带来的灭绝人性的凶残本质在本书一个个标题和一段段述说中表露无遗。儿子央求不要把被炸死的母亲埋到土里以为母亲会醒;烧毁的大街上远远看到粉红的是孩子的尸体;饥饿让孩子们什么都吃野菜树皮甚至守候老鼠;德国士兵和坦克都是黑色的,声音也是;枪杀游击队员和家属的种种暴行;收拢亲人的脑浆雪白雪白的;美丽的母亲被迎面枪击;孩子们谈论阵亡的爸爸遗腹子弟弟问我在哪儿;有爸爸归来村里小孩都来看因为他们都是孤儿了;珍藏自己军队的弹片很久;小女孩请求街上的阿姨把她也抱在大腿上;害怕年轻微笑的男人。

评分

人类对于他人的苦难,总是乐于忽视或者只作为表达自己爱心的题材,人类对于同类的苦难是并不真心在意的。当然当困难发生在了自己身上的时候,将造成难以忘怀的记忆,但是多数时候伤口终于平复,特别是这种大面积共同受灾的时候;已经死亡的便已死亡,留作纪念或者干脆忘记,后者的擦擦身上的尘土继续生活。所以这类讲述只是作为提醒,也许在陶醉于自己生活之余想到仍有他人经历过了什么。我们即使不忘却历史,将之牢记在心,但是依旧没有可能避免战争。流血事件在这个时代依旧继续,从来没有完全停止的可能。当我们看到这些儿童再被剧烈伤害的时候,在看见家人被屠戮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有点感触,只是我们能够为未来的停止做些什么?我们真的可以相信有可能我们能够将伤害停止么?

评分

全世界的幸福都抵不上一个无辜孩子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