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理念三千年前就有吗?为什么说周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翻开本书,探索中华的文化系统起点,中国人的智慧本源。本书与《易中天中华史:祖先》(史前文化系统)《易中天中华史:国家》(世界文明系统)共同构建了中华历史的坐标。
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明星学者、公共知识分子。1947年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文集》(1-16卷)。
周人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与制度的基石,他们创造的产物包括: 一个内核:群体意识 两只翅膀:忧患与乐观 三大精神:人本(群体的、家国的、伦理的人)、现实(没有宗教信仰)、艺术(不是艺术气质,而是领导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等) 四种制度:井田(经济基础)、封建(...
易中天的通俗历史有两大好处,第一是善于总结;第二是中西贯通。 本卷说的是中华文明化家为国的历史。一个中心是德治;两个基本点是礼乐;四大主题井田是经济基础,分封是政治基础,礼乐是文化基础,宗法是社会基础。并提出了文化两翼的概念:西方民科学与艺术,东方是宗法与礼乐。总体来说总结的非常好,值得推荐。
评分读到这本有点渐入佳境的感觉了。
评分这也能叫中华史?!这是在逗我吗?易中天居然去学当年明月。
评分全景式展现西周建国与中国文化伦理的创建成型,也以现代观点解析了伦理治国的历史渊源文化根源(忧患心理与乐观精神)。家国情怀以及中国文化当中集体主义成分(忠与孝的辩证关系与历史功能伦理地位)的存在,其实是有其深刻深厚的历史土壤与历史成因的。西周封建,本就是权力柔化的结果,受命于天君权天授,后世帝国的合法性来源,在此都以奠基,延续数千年的文化因之成型出现。犀利思维,幽默笔触,史识深远,统一的帝国,稳定的文化内核,一体化系统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井田、封建、宗法、礼乐,做为一个整体进行简洁的剖析阐释,也给出了相应制度安排可能的漏洞与缺失(嫡长子继承制下有地位无保障的士阶层的壮大),为后世的完善改革张本。学术创见未必多,但是收获启发以及可读性都不错。
评分易教授什么时候写书变得这么混了,完全看不出些新东西,这玩意是写给高中生做课外读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