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一个母亲、妻子、女儿在与乳腺癌抗争时期写下的生命日记,包括癌症治疗的经历、对人生的理解、自己忙碌前半生的一些回忆与反思。文中感悟打动了许多读者,令人重新审视“活着的意义”。
《此生未完成》平装版已于2011年6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次为再版(精装版)。
于娟,女,山东济宁人,1979年4月-2011年4月19日,生前执教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研究方向是环境政策和能源政策。
2009年12月被确诊患乳腺癌后,于娟坚持每天更新博客,回忆并记录癌症治疗的点滴,警示世人反思生命的本质。她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开通后,迅速吸引了上百万访问人次,引发社会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思考。2011年4月19日,于娟辞世。
最初看这本书的动力主要是搞清楚她“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全民物价水平的稳步攀升,我天朝知识分子英年早逝者越来越多,消失在全民富裕的半路。研究这些人的生平,借此不断提醒自己:再不悬崖勒马,你也要在被失踪之前自动失踪了。直接的警示是千万不能再熬夜...
评分这本书利用几个乘车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之前也看到于娟的报道,关于于娟写的得癌症的可能推测。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读完书的最后一页的时候,鼻子酸涩,脑海里出现的还是序里的四个字“苍天不仁”。 夏天妈妈做手术的时候,看她的痛苦,心里也是极其的难受。很多时候,在想活着到...
评分这本书利用几个乘车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之前也看到于娟的报道,关于于娟写的得癌症的可能推测。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读完书的最后一页的时候,鼻子酸涩,脑海里出现的还是序里的四个字“苍天不仁”。 夏天妈妈做手术的时候,看她的痛苦,心里也是极其的难受。很多时候,在想活着到...
评分于娟是海归,博士,复旦大学讲师,有一个爱她的老公,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儿子,取名阿尔法。如果没有乳腺癌,她将沿着设定的轨迹坚实地实现人生规划:去哈佛做访问学者,回国写论文、拿课题、评副教;还准备生个女儿,取名贝塔;准备说服政府在家乡做环境项目,身体力行,做环保...
评分初次听说于娟的事情,是在一本周刊上看的一篇专访。她的一大串头衔,什么博士,拿到了什么学位,工作是什么性质之类,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她笑意盈盈的从前照片,健康、开朗、阳光。儿子两岁多,名叫土豆。她叫自己的丈夫为“光头”,在她患乳腺癌晚期的所...
在图书馆坐了一天花了六个多小时看完了这本书,书中感情表达真挚,几次看得泪眼模糊。书中不仅有于娟在最后的时光里对生命的理解,还包含着很多美好的事物,爱情、亲情、友情、正义感。书的后半部分随笔一样的描写往事、生活,没留下什么印象
评分于娟,她首先是女人,其次是妻子母亲,最后才是博士,但是人们对于她的抗癌事迹的说起却往往是倒序的标签。她在本书的开头道明了读书万卷于她,也是要经历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要经历房贷车贷孩子尿布的,也是如大家一样用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学习工作想去拼个副教授来改善生活,尽管她自己也迷茫——获取这一切除了争强好胜带来的成就感,还剩下多少是自己内心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的排序: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于博士大抵是要追求最高需求的人。你以为的癌症病人的伤春悲秋这本书里全没有,只有乐观面对,就像于娟自己引用尼采的话:凡是不能杀死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虽然最后于娟走了,但是她留下的财富可能企及你我一生。
评分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走到最后,人总要直面自己的灵魂。
评分这样精彩的人生却只有短暂的三十年,实在是过于痛心,希望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你也能平安喜乐
评分哎,不甘心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