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独处

如何独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美] 乔纳森·弗兰岑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88
译者:洪世民
出版时间:2015-8-1
价格:CNY 39.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2783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乔纳森·弗兰岑
  • 随笔
  • 自我提升
  • 美国文学
  • 美国
  • 散文随笔
  • 外国文学
  • 文学
  • 独处
  • 自我成长
  • 心灵
  • 内心平静
  • 情绪管理
  • 心理成长
  • 生活哲学
  • 自我认知
  • 内在力量
  • 心灵修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的社会与自我凝视

★ 从被黑暗压得不能动弹,到被黑暗所支撑。

独处,在内心为孤独寻找一个出口。

★ 我们是否要为适应真实世界而接受治疗?

我不需要,这个世界也不需要。

《如何独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一部最重要的随笔集,收录14篇内容充实、见解独到的诚意之作,凸显了弗兰岑的 优雅、敏锐,以及作为随笔作家的胆识。其中,《何必苦恼》一篇原载于美国《哈泼氏》杂志,令美国文坛为之震动,收入文集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修订。而《父亲的脑》一篇流露出的真情感动了所有人。从流亡的读者到孤独的作者,从帝国卧室到天下第一市,从捡破烂到筛烟灰,从监狱系统到性爱书籍……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慧和文字的光辉,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在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喧闹嘈杂、五光十色的主流世界里,如何平静温暖地独处。

作者简介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以作家身份登上《时代》封面,并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195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1981年毕业于斯沃思莫学院德文专业。1996年在《哈泼氏》杂志上发表了长篇随笔《偶尔 做 梦》,从此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出版有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强震》(1992)、《纠正》(2001)、《自由》(2010),随笔集《如何独处》(2002),以及回忆录《不舒适地带:个人史》(2006)。

目录信息

作者的话
父亲的脑
帝国卧室
何必苦恼?
迷失在邮件中
艾莉卡舶来品
筛烟灰
流亡的读者
天下第一市
捡破烂
控制单元
艰深先生
床上的书
圣路易斯见
二○○一年元月就职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评: 就是一本外国文人的随笔集,和书名其实关系并不大。。。 本书结构: 由作者的若干随笔组成 这本书讲了什么: 描述了主人公的父亲从轻微阿兹海默症到死亡的过程。十分绵长,甚至会耗尽人的耐心。 关于隐私的思考。个人信息利用起来就是大数据啊。 笔者嫌弃电视,电...  

评分

套用“大众文化流行病理学”(我胡诌的)的新名词,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当属于『尴尬症』的易感人群。在收录了他十五篇随笔的《如何独处》一书中,他尴尬于同高中三年打工雇主兼母亲老友的德裔夫妇“逃不开的人际关系”;为『奥普拉书友会』拍摄传记短片时他...  

评分

电子游戏、动画、漫画、恐怖故事、塑料玩具构成了六年小学生活的兴趣圈。那时候,生活的真实和虚幻紧密的搅合在一起。我们是小学生,但又无所不是。然而随着身体的伸长,世道似乎也在变得艰难。终于我们开始读书了,“艰深“听上去像是一个合理的结果。 一个人的年龄...  

评分

半年前刚上市,我读其中《父亲的脑》还会读哭。我现在只顾自己#脑损#伤会给中老年带来什么健康隐患。我的心灵变得丑恶体现在:我不再介意随口“老人痴呆”,“阿兹海默”还得多费口舌。我的爷爷老爱半夜起来走动,脚无力又老摔。上月有个老阿伯绝食衰竭死。阿兹海默会不会把自...

评分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刹那就决定借阅,真正独自生活的日子不算太久,很多时候会有一些孤独的伤感,急切的希望能够摆脱这一种现状,需要一些引导,有良好的独自生活习惯的同伴引导,更多的是自我引导,如何更好的自我引导呢?书,这是我唯一的认知,看好的书去引导自己更好的生...  

用户评价

评分

听乔纳森话痨,但是并不是讲“如何独处”,而是在听作者叨叨“我是怎么独处的”。听作者看世界,看书,表达各种意见。对于《何必苦恼》这样的文,其实对中国读者感触不那么大。个人认为《艰深先生》还更有趣一点。到底是个“契约型的,还是个”地位“模式,有趣有趣。

评分

阅读教我的第一堂课,就是独处。

评分

我唯一熟悉的主流美国家庭就是我成长于其中的家庭,而我可以跟各位报告,家父虽不爱阅读,也多少认识詹姆斯·鲍德温赫约翰·契弗,因为《时代》杂志让他们上封面,而对我父亲来说,《时代》杂志是最高文化权威。过去十年,这本曾两度用红框围詹姆斯·乔伊斯面孔的杂志,已将封面奉献给斯科特·杜罗和史蒂芬·金。这些当然是可敬的作家,但没有人怀疑,为他们赢得封面的是他们的合约数量。美金已成为衡量文化权威的标准,而像《时代》这类不久前仍有志塑造全民品位的新闻杂志,现在反以反映全民品位为己任。

评分

我唯一熟悉的主流美国家庭就是我成长于其中的家庭,而我可以跟各位报告,家父虽不爱阅读,也多少认识詹姆斯·鲍德温赫约翰·契弗,因为《时代》杂志让他们上封面,而对我父亲来说,《时代》杂志是最高文化权威。过去十年,这本曾两度用红框围詹姆斯·乔伊斯面孔的杂志,已将封面奉献给斯科特·杜罗和史蒂芬·金。这些当然是可敬的作家,但没有人怀疑,为他们赢得封面的是他们的合约数量。美金已成为衡量文化权威的标准,而像《时代》这类不久前仍有志塑造全民品位的新闻杂志,现在反以反映全民品位为己任。

评分

阅读教我的第一堂课,就是独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