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尝试联系“思想史”与“生活史”两个领域。第二部分则以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禁书及其在道咸以降的复出为切入点,展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权力如何像水分子般在毛细管作用的驱动下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删节,在最微细、最日常、最私密的空间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书,均享有盛名。
历史虽然逝去,但并不独立于现在。它就像是一个开放的容器,其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我们能放入多少内容。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也许就是将丰富斑斓的过去放在这个容器之中,极力延展过去的边界。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学家识量的大小,决定了历史器量的多少。王汎森先生的《权力的...
评分本书中最重的一篇文章是第八章,权力的毛细管作用在原文中是“故本文是在探讨官方在思想禁制方面的作为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如何形成毛细管作用,深入到各处,以及权力在极小的范围,尤其是在无名的文人心中自行运作的实况。”也就是在压力下的自我压抑,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原...
评分2016-10-24 说实话,像我这样多少算是读过一点书的人,也完全想不到明末清初的儒生,竟然发起了那么一场声势浩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而且做得是那样的认真、严厉和决绝,一时士林风气为之大变。这是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告诉我的(详见书...
评分本文原载《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转自公号“博雅好书”。 很多年前,王汎森兄曾给过我一份长约百页的打印稿,讨论清代文献中的“自我压抑”现象。他那时在考虑是否将其完善出版,想了解我(作为读者)的看法。后来他渐多参与各类学术机构的“管理”,此书总未见出。故当我...
评分【原载2016年3月27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此处更正了原刊的一处讹误】 2013年,王汎森院士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一书初版于台湾,「第一版在几个月内便销售一空」,随即发行修订本。此次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简体本,不仅厘正了原版的若干文句错...
《明夷待访录》一篇就能再发挥10万字,其他篇章大都如是,结果感觉都戛然、悄然、安然而止了(大白话就是,竟然就没下文了)。。。
评分《明夷待访录》一篇就能再发挥10万字,其他篇章大都如是,结果感觉都戛然、悄然、安然而止了(大白话就是,竟然就没下文了)。。。
评分第三遍……
评分看了序言、目录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评分王汎森先生的代表作,从思想史视角切入,在大量史料的整理分析基础上,从容而详尽地讲述从明到清中国士人思想、学术与心态的转变历程,进而给出明末诸多现代性因素在清代不能沿承的合理解释。全书十二章,以跟书名同名的第八章最为精彩,读史思今,不胜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