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汎森
出品人:
页数:6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9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61484
丛书系列:博雅撷英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王汎森
  • 历史
  • 明清史
  • 社会学
  • 政治
  • 政治学
  • 社会史
  • 权力
  • 毛细管
  • 社会
  • 结构
  • 机制
  • 控制
  • 影响
  • 隐性
  • 系统
  • 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尝试联系“思想史”与“生活史”两个领域。第二部分则以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禁书及其在道咸以降的复出为切入点,展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权力如何像水分子般在毛细管作用的驱动下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删节,在最微细、最日常、最私密的空间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作者简介

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书,均享有盛名。

目录信息

修订说明
序论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
第二章 清初“礼治社会”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 清初的讲经会
第四章 何以三代以下有乱无治?——《明夷待访录》
第五章 明末清初的人谱与省过会
第六章 日谱与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颜李学派为主的讨论
第七章 从曾静案看18世纪前期的社会心态
第八章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文献中“自我压抑”的现象
第九章 对《文史通义·言公》的一个新认识
第十章 程廷祚与程云庄——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个研究
第十一章 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国史儒林传》与道光年间顾祠祭的成立
第十二章 道、咸以降思想界的新现象——禁书复出及其意义
附录 从东亚交涉史料看中国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83年,严耕望提出了“史学四大家”的概念,到今天已经成为定论。这个提法认为,陈垣、吕思勉、陈寅恪和钱穆,代表了民国史学研究的最高成就。他们都出生于天翻地覆的19世纪末,既有旧学功底,又受新潮熏沐,各自卓然成家。但今天回头再看,除了钱穆以外,其他人门下,似乎都...  

评分

昨微博改几遍仍遭屏,只得韵目代字。普通文字使用者没有能力辨识参茶系统是以字排查还是存在一套算法,看到有朋友直接写出“吴钊燮”和“吴澧培”名字未被屏蔽我内心只能呵呵。由此可见使用者大范围修改字眼所参照基础未必是客观存在的参茶系统。 卡普纳认为语言体系由其形成规...  

评分

【原载2016年3月27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此处更正了原刊的一处讹误】 2013年,王汎森院士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一书初版于台湾,「第一版在几个月内便销售一空」,随即发行修订本。此次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简体本,不仅厘正了原版的若干文句错...  

评分

评分

1983年,严耕望提出了“史学四大家”的概念,到今天已经成为定论。这个提法认为,陈垣、吕思勉、陈寅恪和钱穆,代表了民国史学研究的最高成就。他们都出生于天翻地覆的19世纪末,既有旧学功底,又受新潮熏沐,各自卓然成家。但今天回头再看,除了钱穆以外,其他人门下,似乎都...  

用户评价

评分

王汎森的思想史著作,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研究水准,无论是新的论题,还是做一些翻案的文章,总能找到新意。本书大体分为三部分,明末、清初和晚清,这也是王汎森积累功力最深的领域。晚明时期的文章,是将晚明士人讲学和日谱入手,从社会角度展开讨论。清初部分,则主要是从具体的政治案件入手,分析国家权力对于士人社会的控制。晚清部分则通过书籍的传播和记忆的恢复展开讨论。本书最精彩的文章,还是同名论文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写得格外的精彩。不过,我觉得王汎森受余英时影响,可能对于社会经济史关注不多,有些地方还是会显得隔膜。

评分

一种好的论文集在于其前后一以贯之的思考,本书就是这样。这也可以看出王氏在思考问题时的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比起说是思想史,本书的社会史视野更使得其在处理观念的流布传播和与社会结构组织的活动时显得十分鲜活游刃有余。不论是其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十分道地(这一部分很令人激动地地方在于王虽然自身西学素养极强但是他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对自己的这一能力几乎悬置),而且在他考察互动之时他的“历史学想象力”和临场感也非常强。如果说什么是“吃透”大概就应当如是。再有就是对于福柯的权力理论的理解,王也堪称透辟,自我审查、权力弥散这些福柯的思考,在王的明清中国叙述中实现了完全的在地化。福柯理论中对于“显性权力”的探讨在王著中也有补足,比如对于《大义觉迷录》的讨论,在明清中国隐形权力和显性权力从不是对立截然的,而是并存。

评分

王老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结合得极好的豪侠之士!

评分

最核心的两篇是毛细管和禁书复出。清初具有较强专制性权力的传统王朝,为了维护满人统治的合法性,依靠责成胥吏和挨户清查书籍的方式,在士人阶层以致乡间老农之间都制造了恐怖气氛。在这种气氛之下,文人和书商等都采取了自我禁闭和退缩的趋势。在涟漪效应的作用下,很多敏感边缘的书籍都消失了。但是专制性权力的局限在于,它无法打破宗族和个别人的机会主义(复本抄本)。在这种专制性权力退缩之后,很多消失多年的禁书又再次出现。而其中关于种族主义和顾子类近代思想的文章,则成为了辛亥革命之前汉人借古讽今凝聚力量的思想宝库。

评分

第三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