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尝试联系“思想史”与“生活史”两个领域。第二部分则以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禁书及其在道咸以降的复出为切入点,展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权力如何像水分子般在毛细管作用的驱动下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删节,在最微细、最日常、最私密的空间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书,均享有盛名。
来不及看全书的,也应该把序论好好读一读,每篇文章都已经做出有关其思路的简要概括。 清初以來逐漸形成四股力量的齊旋, 一股是晚明以來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生活邏輯、城市化、商業化,逸樂、流動、以及日漸複雜化的生活型態; 一股是道德正統主義的力量,這股思想是認為即使當...
评分本文原载《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转自公号“博雅好书”。 很多年前,王汎森兄曾给过我一份长约百页的打印稿,讨论清代文献中的“自我压抑”现象。他那时在考虑是否将其完善出版,想了解我(作为读者)的看法。后来他渐多参与各类学术机构的“管理”,此书总未见出。故当我...
评分2016-10-24 说实话,像我这样多少算是读过一点书的人,也完全想不到明末清初的儒生,竟然发起了那么一场声势浩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而且做得是那样的认真、严厉和决绝,一时士林风气为之大变。这是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告诉我的(详见书...
评分1. 全书其实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如序论所言。前半部分讲清初儒学发展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抗。清初的学者基于明季之变和清初的身份的重新认定, 需要找到一个解释和一条道路来调整自己。这一部分写的很有新意(因我偏好儒学史), 清初的人物听过不少, 但是王汎森先生将历史...
王汎森先生的代表作,从思想史视角切入,在大量史料的整理分析基础上,从容而详尽地讲述从明到清中国士人思想、学术与心态的转变历程,进而给出明末诸多现代性因素在清代不能沿承的合理解释。全书十二章,以跟书名同名的第八章最为精彩,读史思今,不胜唏嘘。
评分这实际上是一部当代史,描述了当今的社会状况,也暗示了解决的可能性。日谱、人谱、修身日记展现出一种自上向下的权力施用景观,而毛细管、曾静案几篇文章,则以对立面的形式呈现出威权意识下弱者抵抗的手段及可能性。两种权力进展的路径共筑了我们对明末清初社会观念史丰富层级的认识。非常有启发。
评分再刷一遍簡體版。《明夷待訪錄〈題辭〉中的十二運》一文登於八十四本第三分聯經版來不及收,這次也未增入。我來傳一個吧,微:aR3jTdiunKeL2
评分皇皇巨著,翻完就一个感觉,累!学力衰退明显,半数的文章已经读不出精髓了,加之王先生的文字也愈发高深,跟自己原本的期望真是相去甚远.言不必多,在精…窃以为此书当居今年不必买书目首位…
评分字字如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