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精装版增加了波兰文版的前言和后记,对于标题及正文都有精彩的 解读,更能明白米沃什所指为何。精装版列入“文学纪念碑”丛书(序列号020)。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 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被禁锢的头脑》是一本妥协之书。这种妥协不单单是切斯瓦夫•米沃什在书写这些文字时,有意识对书中那些熟悉的作家进行了修饰与遮掩,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书完成时身处的尴尬语境。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53年,由巴黎最富盛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这样的写作是一种妥协,因为从195...
评分邹汉明 一九五一年,切斯瓦夫·米沃什四十岁,他是波兰人民共和国驻法国使馆的文化参赞。在这个体面的位置上,他已经干了两年多了。此前,他做过波兰驻美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此外,他还是一名在波兰享有盛誉的诗人和翻译家。这一年,弱小的波兰在一位傲慢主子的怒视下,作为...
评分 评分这是一本卓越的寓言小说,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著名作家切•米沃什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名著,当时他已被迫离开祖国,踏上漫长的流亡之路。 《被禁锢的大脑》中主人公皆有所本,从技术上看,它并无更多花巧之处,由于常常用大段议论来替代描写,让读者觉得它更像...
评分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人性是不可靠的,它是能看到的那束光,却永远也触摸不到。事件、制度、环境会以一种悄无声息却出人意料的方式对人性产生根本上的影响。人自作聪明或自视甚高而戴上假面,但假面渐渐与肌肤融为一体,最终真假难辨,血肉模糊。所以米沃什说:“我知道人有罪,但我不能用手指指出来,因为……这罪过是历史的产物,而不是人所产出。”但历史的罪过不应被遗忘,也不应被宽恕。应当被宽恕的,是“那些现有的和未来还会再犯的罪行”,这也是作者对于人性怀有的最大悲悯。米沃什对自己的天赋怀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告诉他,“目睹事实的眼睛不该闭上,触摸过笔的手不该忘记手中握着的笔。”因此他在作品中真诚地反思人性,追问并记录。虽然人类的最终命运如何,是否能逃脱被改造的命运,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只要人类仍在追寻,希望就还在人世。
评分听懂了那些新信仰和凯特曼的作法,对自己真正信仰沉默时,想像着穆尔提丙药丸的东欧人民,与如今有何本质区别,被禁锢的不止头脑,时间久了,也不知何为自由,不愿自由,所谓安全与稳定。世代政治的暴力与套路,如此一致,说明人类群体的劣根性从未改变过。
评分现在的意义不言自明。
评分很应景的书 你可以看到很多应景的只言片语
评分2020年的第一本書,居然不在此前所立flag之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