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精装版增加了波兰文版的前言和后记,对于标题及正文都有精彩的 解读,更能明白米沃什所指为何。精装版列入“文学纪念碑”丛书(序列号020)。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 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生活已经发生改变 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米沃什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诗人。 当然你可以把我的发现当作一种玩笑,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我拥有一份长达289页的文件(这个文件的英文版本是251页)证明这一点。其实这份文件你也可以买到,这就是米沃什...
评分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评分《被禁锢的头脑》是一本妥协之书。这种妥协不单单是切斯瓦夫•米沃什在书写这些文字时,有意识对书中那些熟悉的作家进行了修饰与遮掩,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书完成时身处的尴尬语境。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53年,由巴黎最富盛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这样的写作是一种妥协,因为从195...
评分一不留神又是一本好书,看样子这个月收获太丰富了。此书可以与《忍不住的“关怀”》相对应来看。不过想想此书写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真是颇为作者的洞察力吃惊了。 书名所指头脑,是指欧洲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份子。书中所阐述的是二战后东欧知识份子们如何一步步被苏维埃们所控制...
评分这是一本卓越的寓言小说,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著名作家切•米沃什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名著,当时他已被迫离开祖国,踏上漫长的流亡之路。 《被禁锢的大脑》中主人公皆有所本,从技术上看,它并无更多花巧之处,由于常常用大段议论来替代描写,让读者觉得它更像...
现在的意义不言自明。
评分恐惧的根源在于知识分子无法进行精神上的反抗。 见鬼,人到底需要什么呢?
评分20180413 分析得入木三分,能在大陆出版真是难得。
评分重读。一种被强大心智砥砺的尖锐感觉与言辞,一种横行于美学、哲学、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大跨度的洞察力,一个纯洁心灵背负的过度自责与自省。米沃什与布罗茨基有很大的相似性。
评分10.3 恐惧与脆弱之时的穆尔提-丙药丸。唯物辩证法诡辩术与权力话语。知识被创造并灌输。废墟与痛苦是社会思想的学校。米沃什不断挖掘记忆,对比着剖析自己,自述自己的来路,找到天赋所赋予的使命。阻力和障碍对创作的所谓助益,在于亲身经历,在于对人的悲悯。在这历史潮流中需耗费极大的气力以保持自我,保留人性的种子。实践抗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