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姆這位閱讀大師、智慧老人、經典的經典讀者,為我們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談論他從童年到晚年喜愛的詩、小說、戲劇。本書可以說是《西方正典》的互補版,已讀過《西方正典》的讀者,可在這裏再探索和再發現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魯姆的批評能量;初次接觸布魯姆的讀者,則可從這裏開始,踏上尋訪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哈羅德·布魯姆(1930— ):當代美國極富影響的文學理論傢、批評傢。曾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詩歌批評、理論批評和宗教批評,代錶作有《影響的焦慮》(1973)、《誤讀之圖》(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亞:人的發明》(1998)等,被譽為“西方傳統中最有天賦、最有原創性和最有煸動性的一位文學批評傢”。
文学是善的一种形式 顾文豪 刊于2011年6月18日《文汇报》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有个颇有意味的段落,罗格医生拿《费加罗婚礼序曲》堵住伯蒂的耳朵,请他大声诵读莎翁名段“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伯蒂满心疑虑战战兢兢,浑然不觉自己其实读得酣畅雄浑...
評分是因为书名吸引买的这本书。一直沉迷读读读,到底读到了什么,看到别人精妙的读书感受总是羡慕的,我怎么就这么不求甚解呢?到底是没有系统读书训练只看个过程,只读到皮毛,所以对指导阅读的书就很好奇。作者又是知名高校的教授,译者也很有名气,学写下没错的。 这...
評分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只有在科技不发达的闭塞年代才有可能成立:能读万卷书,是因为竹简上刻不了几个字,万卷也没有多少内容。 而现在动辄几十数百万字的出版物,不要说读万卷,以一月精读两本书的速度,一年也仅能读24本,一生不过千余本。 不过好在当你读的越多,越知道哪些...
評分文学是善的一种形式 顾文豪 刊于2011年6月18日《文汇报》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有个颇有意味的段落,罗格医生拿《费加罗婚礼序曲》堵住伯蒂的耳朵,请他大声诵读莎翁名段“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伯蒂满心疑虑战战兢兢,浑然不觉自己其实读得酣畅雄浑...
評分这位布鲁姆先生,出生于1930年,所以,被称为老学究或者老头儿倒也不为过。看到有人在豆瓣转来英国批评家约翰凯里对他的讥讽,说他列出来得伟大作家的清单——“当然不是给人类看的,它们倒更像是发送给上帝的期末汇报,好让他老人家看看他的人间子民们是多么具有文化修养”—...
好的文學評論總是激發人閱讀的野心
评分參考,書單精選(。ì _ í。)
评分就那麼一讀。
评分“莎士比亞式”也許是這本書齣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瞭……另外,讀布魯姆評論那些已讀過瞭的作傢的作品,就像在無邊的曠野上奔跑,而月亮慢慢升瞭起來,至於那些還未曾讀的,又像踩著紙片樓梯往上行進一樣,時不時有墜空之憂懼。
评分是本好書,但本尊文學基礎薄弱,難以吸收消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