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罗贝托·波拉尼奥 拉美文学 智利 小说 波拉尼奥 外国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 文学
发表于2025-03-30
智利之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主人公塞巴斯蒂安·乌鲁提亚·拉克鲁瓦,是一位神甫兼文学批评家,天主教主业会的成员,同时还是一位平庸的诗人。因为坚信自己即将死去,发着高烧的他在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时光一一进行了回顾,尽管事实上,随着夜晚的加深,他的热度降了下来,而他那一连串的胡言乱语也随着一些冷冰冰的人物的登场而得到了缓解。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还是那一颗遥远却仍未陨落的智利星辰吗?
评分一种将个体与历史叙述完美融合的写法 节奏疾徐总是超常规又总是让人惊异的六个故事 所以人怎么可能仅仅追随历史的脚步呢?
评分波拉尼奥化身“那个业已衰老的年轻人”,犹如摩西一般在记忆与情感、祖国与历史的海潮之中劈波斩浪,完美契合卡尔维诺对新千年文学的最高期望,以轻盈、快速的奔马之势行进,既有结晶的玲珑、稳固、晶莹剔透,又有火焰的炽热、虚空、游离不定,左顾右盼摇曳生姿,在极短的篇幅内极尽所能地旁征博引,包容天地、钩沉古今,如一曲存在和意识交织吟唱的心灵史诗。
评分#后知后觉# 更像是波拉尼奥写给此地人的情书,既然世界的坍塌和即将到来的无可救药的衰败已经无法避免,不如忧伤地抹掉眼泪写成诗。
评分波拉尼奥算是个智利鬼才,叙事热烈极速且缜密,全文9万多字就分两段,一段就9万多,另一段就结尾一句“随后这场可恶的头脑风暴就开始了”,这肯定继承了他爸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的风格,而那种几何式的精密设置显然来自他的母亲教授数学和统计学的基因。文学思想上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以及“现实以下主义”。
我会一次次地重温第一次读波拉尼奥的某本书时的心情,尤其在近两年,当麻木和沮丧不断不断地啃噬我时。说到底,热血上涌时夹带的愤怒、痛苦和爱的冲动,都是有关活着的一种真切的体验。当灵魂终于和肉体同处一个频率时,罕见的愉悦就会生长。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没有仔细思考过,...
评分 评分by 谷立立 在《波拉尼奥小说的几何学》一文中,哈维尔·莫雷诺将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描述为一个不完整的直角三角形。先不说莫雷诺的阐释是否合理,毕竟他把以《未知大学》为代表的诗集排除在外,只选取了《智利之夜》《荒野侦探》《2666》等十来部小说。这些小说来自波拉尼...
评分全文像是梦中呓语。是主人公萨巴斯蒂安,预感到自己快要死去时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全文分两段,而第二段只有一句话。 这场头脑风暴是现实和意识的大杂烩,现实部分包含有几个故事,简单勾勒出萨巴斯蒂安的人生轨迹。第一个故事是出事聂鲁达,感受到文学的召唤。第二个故事是一...
智利之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