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社会学经典著作最新译本首次出版,一部堪比《白鹿原》的雄奇家族史诗!
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通过小说中张、黄两家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变迁中的兴衰沉浮,刻画出了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全景。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张、黄两家的不同选择,演变出截然不同的家族命运与个人际遇。作者娓娓道来,在叙述张、黄两家生活场景的同时,对地方社会的信仰、习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调适与制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为读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内涵、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提供了社会学领域的最佳读本。
本书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译出版。
林耀华(1910-2000),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著有《严复研究》、《义序的宗族研究》、《金翼》、《凉山夷家》等。
庄孔韶 现任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
方静文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
P22人类生活螺旋式发展,诸如我们在黄家简要了解到的出生、教育、成婚、死亡等等,是一些总是会使生活脱离常规的阶段。每一阶段引起一场危机,每场危机都激起变化,并伴随着一个把生活从偏离拉回到常规的仪式。 P29 只有新的命运的专辑才能化险为夷,使他们重新加以调整,必须...
评分 评分文/夏丽柠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福建古田黄村的黄东林家正值兴旺发达。有个夏天,黄家四兄弟与友去后山玩耍,忽然同伴惊呼:“兄弟们!这山的开头很像鸡头,头和脸偏向一边,但一只金色的翅膀却伸向你们的房子。那必定是你们兴旺发达的原因。我们就叫它‘金翼之家’吧!”自此,...
连着读百年孤独和金翼,这种感觉,嗯......书写得很好,细密处极细密,刻意避开宏大叙事,则是主旨所致:扎根于土地的生活,本不是任何社会巨变所能摧毁的。
评分共产主义、封建主义和军事主义,或是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动荡,都同样搅动了人们的生活,但最终均无法彻底改变它。
评分2016年已读029:三星半,以小说的笔法来写家族史,通过1910-1940年期间福建古田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来展现在一个由农田、乡村和贸易集镇组成的小世界中,家庭内部的出生、教育、祭祀、婚丧嫁娶等乡约民俗,以及与生意伙伴、地方官员甚至土匪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一个家族的生活轨迹。时代危机、政治动荡、人际关系的颠覆,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使其偏离正轨,但却无法使其停滞,这大概就是当时的乡土中国的真实写照。前言中说此书:“借小说形式又不失学术根本”,然而,作为小说来讲,有些过于平铺直叙;作为人类学著作来说,又缺乏理论分析的深度。翻译读着也有些奇怪。
评分可与《梦醒子》对读,看中国大地被现代性进程缓慢侵蚀时个体与家族的反应,尤其刘大鹏与金翼之家的人们都不再遵循传统“四民说”划分,儒学传统意识与商业资本主义交缠他们的身份认同中。如果只讲一个人的、一辈人的故事,《金翼》就变成了寻常乡间的家长里短,但林耀华用了一个很宏大的框架来统摄世事流转,时光凭白赋予了事件以意义,不过还是难读出具体的人类学或者社会学思考。想到两点:中国传统宗族制是一个内裂的共同体,个体的自由意志不断在宗族意志的范畴内寻得突破与复归,东林所向往的这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是一个勉强维系的整体,它的内部天然具有分裂因素;二是书中描绘的土匪的生存状态多少也呈现了《红雨》中的研究,乡土中国往往酝酿着暴力的基因,但这种暴力感恰恰又不是革命性的,《金翼》中的土匪有时令人可怜。
评分内容不如书名那般波澜壮阔。不过,家族的史记,何不就是隐藏在庸常的生活和繁复的习俗当中。此外,翻译极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