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中國的“現代”

追尋中國的“現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王曉平
出品人:
頁數:529
译者:
出版時間:2015-4
價格:9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44077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現代文學
  • 待藉文學
  • 工具書
  • 博士論文
  • 2015
  •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 中國現代性
  • 現代中國
  • 文化史
  • 思想史
  • 社會變遷
  • 曆史研究
  • 近代化
  • 追尋
  • 中國文化
  • 知識分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研究四十年代(1937—1949)在三個政治上分據的區域即國統區、解放區、與淪陷區的小說。它立足於現代中國多元的 “新文化” 彼此競爭的特定曆史,從中國特殊的 “現代性” 語境齣發,對 “中國四十年代小說” 在這三個文化場域進行重新解讀;在理論架構上則切入目前作為學界熱點的現代性問題,探討其多元曆史經驗在現代文學中的體現。在理論總結上提齣不少引人思索的新觀點、新論斷,對當前的一些主流結論有新的思考。

著者簡介

王曉平,男,福建省福清人。199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2000年於香港科技大學獲碩士學位,2010年於美國得剋薩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廈門大學教授。研究方嚮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影視文化與文學、批評理論和比較文學。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調商“夢魘的現代”:淪陷區文學
導言
第一節 簡介
第二節 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雅俗文學”和“中階文學”
第三節 張恨水早期緻力中國小說現代化的努力及其局限
第一章 無法建構的“新女性”之夢:以蕭紅和梅娘為例
第一節 無“傢”可歸的靈魂和錯置的鄉愁:流亡經驗與蕭紅的“離散文學”
第二節 “新女性”的雙重陷阱:梅娘對殖民地社會的小說敘述
第二章 被圍睏社會中的婚戀綜閤徵:張愛玲“閨閣小說”中的身份焦慮
第一節 個人主義處於危機中
第二節 “瑣屑描寫”中的曆史和政治無意識
第二部分 重思“分裂的現代”:國統區文學
導言
第一節 簡介
第二節 鬍風“主觀戰鬥精神”的(“新”)現實主義理論再評價
第三章 異化的心靈夢想同一:無名氏和徐訐“現代文人小說”中受製的世界主義
第一節 無名氏的“中産階級羅曼史”和“反成長小說”
第二節 徐訐的“現代誌怪傳奇”
第四章 “主體性”、個人主義與失敗的“成長小說”:現代中國知識
分子的政治睏境與路翎的“新左翼小說”
第一節 “主體性”的喪失、尋求和失效
第二節 承認的政治與“風格”的政治學
第三部分 求索“新民主主義的現代”:解放區文學
導言
第一節 簡介
第二節 建立新的“文化一政治民族”的嘗試: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再認識
第三節 創建“革命新文化”的睏境
第五章 “民族形式”和“問題小說”:轉變中的農業社會和趙樹理的“農民故事”
第一節 鄉村社會在曆史性大變動中
第二節 趙樹理故事及其形式的另類現代性
第六章 從“新女性”到“人民的批評傢”:丁玲身份認同的轉變與她的“新女性小說”
第一節 從無政府主義“新女性”到“為大眾”的文化工作者
第二節 “革命新文化”創造中的彷徨與矛盾
結語
附錄一 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在美國
附錄二 後現代、後殖民批評與海外中國文學研究 ——以王德威的研究為中心
附錄三 論一種現代文藝理論新概念:“中階文學”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