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要之事》是英国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于2011年出版的哲学著作,在内容和地位上均继承了1984年的《理与人》,成为哲学界的当代核心,纽约大学哲学教授塞缪尔谢弗勒作序。
帕菲特重新探讨了当今重要的三种规范伦理学理论(后果主义、康德式义务论和斯坎伦的契约论),认为这三种理论之所以表现得水火不容,实际上是缘于错误的主观主义。一旦消除三种理论之中的主观主义成分,做出合理的重构,那么它们是趋同的。《论重要之事》通过论证证明存在客观理由或价值,而否认这一点则会导致道德虚无主义。
德里克·帕菲特(DerekParfit),牛津大学万灵学院高级研究员,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罗格斯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成员。他的另一部著作《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是近几十年最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之一。
阮航,男,湖北黄陂人,1971年10月生。涨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伦理学硕士、博士,现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文化发展报告部主任。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译著2部。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理论、儒家伦理、政治哲学。
葛四友,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规范伦理学与近现代英美政治哲学,当前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重建一种新的后果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同时发展新的后果主义且为之作辩,著有《正义与运气》,译有《运气均等主义》(编译)、《合理性的本质》(合译)和《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学》(主译)。
德里克·帕菲特《论真正重要之事》(On What Matters) 导言 Samuel Scheffler 撰写 江绪林 译 【译按:帕菲特的《论真正重要之事》(On what matters)经历十多年的草稿流传终于在2011年由牛津大学出...
评分On What Matters, Volumes 1 and 2 Published: August 04, 2011 Derek Parfit, On What Matters, Volumes 1 and 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592pp. + 848pp., $55.00 (hbk), ISBN 9780199265923. Reviewed by Mark Schroede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评分On what matters(<论真正重要之事>)内容萃取(下) 又是期末,又是感冒,而且最近阅读的Scanlon的文风实在是极度憋屈忸捏,人都快憋疯了,像一辆破车一样走走停停。抽空把Parfit的On what Matters下卷的笔记做了,极为简略,其实也不怎么适合用作资料,时过境迁,很多细...
评分On what matters(《论真正重要之事》) 内容萃取 (上) by 江绪林 在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正式出版Derek Parfit的On What Matters(《论真正重要之事》)之前,早已广为流传的草稿...
评分2015年底买此书时草草翻过一遍译文,大略觉得印象还行,现在翻出来发现评分下滑这么厉害。为了学习一下可能的经验教训,简单对照了英文原版前十页正文(pp. 31-40)。总体来看,是有一些小细节的语气、逻辑问题,可能比较大的问题也存在。但至少在开篇我读的范围内,译者水平还...
第三部分值得反复重读。
评分第三部分值得反复重读。
评分哪个神经病跟什么 刑警罗飞弄一系列。。。。
评分哪个神经病跟什么 刑警罗飞弄一系列。。。。
评分开篇就看到说献给内格尔和斯坎伦。序言是一篇美学敏感的优异读者对优异的西季威克和康德的优异点评。第1部分区分蕴含决定性理由意义上的、理性上的和道德上的应当,区分享乐式好恶和回应理由的元享乐式欲望,区分涉及理由和涉及规则的规范等(还以为这些问题在18世纪都已经讨论好了呢);第2部分很多思想实验甚至不算极端,非常细致,还讨论了康德之为“伟大思想家中最不精确的一位”;第3部分主张应修正康德的公式使其适用对象不是行动者的准则而是此人在做之事的道德描述,得出接近康德契约论的最高原则即应当遵守当它是每人都能合理意愿普遍接受的,(这,看上去并没比黄金律推进很多?,且推进之处主要也是对人及其信念、判断、动机、行动等的认识,最后统合3大流派。论证可能过于依赖道德直觉,实以理由为基底构建了可能略松散但也融贯的整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