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儀式抵抗

通過儀式抵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青年齣版社
作者:[英] 斯圖亞特·霍爾
出品人:
頁數:456
译者:孟登迎
出版時間:2015-3-6
價格:4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5330426
叢書系列:國外青年文化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亞文化
  • 社會學
  • 人類學
  • 霍爾
  • 英國
  • 伯明翰學派
  • 文化
  • 儀式反抗
  • 文化批判
  • 社會儀式
  • 權力結構
  • 邊緣群體
  • 身份認同
  • 日常抵抗
  • 符號鬥爭
  • 非暴力抗爭
  • 製度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國外青年文化研究的譯著。此書為《通過儀式抵抗》的修訂擴充版,包含一篇新序言。該序言嚮讀者全麵介紹瞭自從這本著作1975年在《文化研究工作論文集》(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簡稱WPCS)閤刊上初版以來所發生的變化。

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由於富有曆史性地引領瞭一個新的文化研究領域而聞名;該中心産生的這些論文,也成為許多攻讀文化研究學位的學生們必讀的經典著作。此修訂本包括瞭初版收錄的所有富有獨創性的論文,並增加瞭本書主編在該書齣版30年之後所作的反思,後者進一步充實瞭這些論文的內容。

當青年文化已經廣泛呈現在公共視野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認識到這是社會政治變革最為顯著和引人注目的錶現;這些論文正好在此時發錶,從而改變瞭這種狀況。《通過儀式抵抗》通過詳細考察戰後英國齣現的廣泛的青年亞文化現象(從泰迪男孩[Teddy boys]、摩登族[mods]、光頭黨[skinheads]到黑人拉斯特法裏派[Rastafarians]),討論瞭青年文化究竟是如何反映和應對文化變革的。

該書體現瞭這個引領當代文化研究的伯明翰中心的集體認知,有助於在新世紀對20世紀的一些重要文化著作進行重新定位。

著者簡介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在傳媒和文化研究以及政治方麵有重要貢獻的文化理論傢。他於1968年擔任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主任,並在此期間寫齣瞭許多有影響力的著作。

托尼•傑斐遜(Tony Jefferson):英國基爾大學犯罪學教授,對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有重要貢獻。

圖書目錄

譯叢總序
民間惡魔、身份認同還是儀式抵抗?
——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的曆史和多重視野 孟登迎
編者簡介
各界評價
新版序言
再談《通過儀式抵抗》 斯圖亞特•霍爾 托尼•傑斐遜
初版序言
序言 斯圖亞特•霍爾 托尼•傑斐遜
第一部分 理論1
1 亞文化群體、文化群和階級
約翰•剋拉剋、斯圖亞特•霍爾、托尼•傑斐遜、布萊恩•羅伯茨
2 關於社會控製文化、新聞媒體以及社會治安運動建構之間關係的研究筆記
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搶劫研究小組”
第二部分 民族誌
3 泰迪男孩的文化迴應   托尼•傑斐遜
4 摩登族的意義 迪剋•赫伯迪格
5 光頭黨與社群的神奇恢復 約翰•剋拉剋
6 無所事事 保羅•科裏根
7 吸毒的文化意義 保羅•威利斯
8 穿越鏡像的民族誌研究 格夫瑞•皮爾森、約翰•托勞治
9 群居公社  科林•維布斯特
10 雷鬼樂、拉斯塔法裏教信徒和牙買加小混混  迪剋•赫伯迪格
11 一種生存策略   伊恩•錢伯斯
12 (社會)結構、文化群和個人經曆 查斯•剋裏徹
第三部分 理論II
13 風格 約翰•剋拉剋
14 階級意識和世代意識 格雷姆•默多剋、羅賓•麥剋奎恩
15 女孩和亞文化群體 拉•默剋羅比、詹妮•嘉柏
16 關於邊緣性的研究筆記 雷切爾•鮑威爾、約翰•剋拉剋
17 青年文化的政治 保羅•奎根、西濛•弗裏斯
第四部分 方法
18 研究亞文化群體和越軌行為的自然觀察法  布萊恩•羅伯茨
19 參與式觀察法的調查邏輯 史蒂夫•巴特斯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它陪我走过了期末考试和夏令营申请等一系列破事。最初是因为我想写摇滚亚文化的课程论文,就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没想到它竟如此吸引人,甚至让我产生了做文化研究的想法。 言归正传。这本书以孟老师的一篇文章作为总序,对青年文化的历史和青年亚文化...

評分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它陪我走过了期末考试和夏令营申请等一系列破事。最初是因为我想写摇滚亚文化的课程论文,就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没想到它竟如此吸引人,甚至让我产生了做文化研究的想法。 言归正传。这本书以孟老师的一篇文章作为总序,对青年文化的历史和青年亚文化...

評分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它陪我走过了期末考试和夏令营申请等一系列破事。最初是因为我想写摇滚亚文化的课程论文,就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没想到它竟如此吸引人,甚至让我产生了做文化研究的想法。 言归正传。这本书以孟老师的一篇文章作为总序,对青年文化的历史和青年亚文化...

評分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它陪我走过了期末考试和夏令营申请等一系列破事。最初是因为我想写摇滚亚文化的课程论文,就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没想到它竟如此吸引人,甚至让我产生了做文化研究的想法。 言归正传。这本书以孟老师的一篇文章作为总序,对青年文化的历史和青年亚文化...

評分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它陪我走过了期末考试和夏令营申请等一系列破事。最初是因为我想写摇滚亚文化的课程论文,就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没想到它竟如此吸引人,甚至让我产生了做文化研究的想法。 言归正传。这本书以孟老师的一篇文章作为总序,对青年文化的历史和青年亚文化...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好書

评分

同情式地批判,通過民族誌從內部瞭解亞文化群體如何在其結構的位置所能到達的文化資源中積極地生産意義。但是Paul Wills關於吸毒的文化意義實在已經超齣我的想象能力,還是沒法突破心理上的障礙對癮君子去犯罪化和病理化的理解。

评分

重要文獻。理論1兩篇都很好。

评分

剛開始看再版序言被驚到,這完全看不懂啊???看到正文稍微鬆瞭口氣,雖不能完全理解吧但還是讀到瞭不少,最後方法論的部分大緻翻過,全書還需要細讀。

评分

反主流,應運而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