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Chizuko Ueno) 1948年生。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著述甚丰。主要著作的中文译本有:《裙子底下的剧场》(台湾时报文化1995)、《父权体制与资本主义》(台湾时报文化1997)、《近代家庭的形成与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一个人的老后》(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等。
译者简介
王兰 1966年生。重庆人。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2006年获日本大阪大学言语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大阪大学非常勤讲师。
序: 从没有哪本书,让我读得这么“痛苦”,没有之一! 身为女性,在看到男人如同“弃之如敝履”般对待女性时,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当知道,男人一边享受着美色,一边却在“圣女”与“娼妓”间建起一座界碑,内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愤怒? 你所幻想的“爱”,也许不是爱; 男人们...
评分序: 从没有哪本书,让我读得这么“痛苦”,没有之一! 身为女性,在看到男人如同“弃之如敝履”般对待女性时,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当知道,男人一边享受着美色,一边却在“圣女”与“娼妓”间建起一座界碑,内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愤怒? 你所幻想的“爱”,也许不是爱; 男人们...
评分如果我们预设这是一本女人掷向男人的书,可能就犯下了一个错误。 虽然上野以“厌女症”为关键词重新解读了父权社会,但这并不等同于指责男性。就如我们在讨论强暴案时其实应该讨论强权与弱势,而不该讨论身体、性和性感,上野的“厌女”,其实在谈论的也是社会化后的人们如何看...
......翻了一遍学到一个词”读鼻毛“ 哈哈哈!
评分一口气读了一半,写太好了,让我写一个无节操的腰封的话,我就会写:“一本书告诉你如何高大上的黑你身边的人文社科直男癌”
评分女权傻左as无良傻左的一支小分队,作者摆弄学术黑话切口(刘绍铭所谓Pomo-babble)的水平倒是同西方同行看齐了。
评分茅塞顿开。1)社会的性别秩序的构成并非“男-女”,而是“男-男-女”,即男性集团之内的homosocial(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构成了男性之间的纽带;而为了维系男性集团的主体性与优越性,需要将女性他者化,视作欲望的客体,加以蔑视,就是“厌女症”misogyny;为了保障男性集团的主体地位,还需清除同性恋homophobia。2)男性的主体化认同无法独立维系,必须依赖女性为性的客体,因此他们终生被围困在蔑视女性与依赖女性的困境中。3)关于性侵犯:加害者都想相信被害者是自愿的,以此减轻罪恶感,于是有了“诱惑者理论”。4)关于儿童性侵犯:无需担心男性主体地位被侵犯,在性活动中控制对方,选择了障碍最小、无力反抗的对象。5)“由于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世界。”
评分担得起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