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正处于大拆除的时代,成片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的大旗下被不断夷为平地。这场“休克疗法式”的“改造”,对中华文脉的影响之深、之巨、之不可逆,堪称中国城市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书以情理交融的文字,辅之以古城珍贵的最后影像,如实记录了在北京梁思成故居和宣南、东四八条、钟鼓楼等历史街区,南京颜料坊、南捕厅、门东、门西等历史街区的最后时刻,作者为阻挡推土机而屡败屡战的历程。同时,本书又理性剖析了与存续城市记忆密切相关的文化自觉、物权保护、民生改善、公众参与等议题,探索古城保护与复兴的建设性路径。
姚远,政治学博士,1981年出生于南京,1999年从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负笈燕园十二载,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作为政治学研究者,他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感,直面中国城市的大拆除时代。在关系古都北京、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存废的历史关头,他锲而不舍地为抢救中华文明奔走呐喊。他的文字兼具城市遗产保护的参与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等多个维度,以学者的理性审视大拆除时代的城市变迁。
2010年,他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建筑专业角度给2颗星,姚老师每回发声,我总觉得他是在美帝国会众议院演讲,让大家投赞成票。极具辩论技巧的逼逼~可能这跟他的政治学专业相关~开会是偶他坐在我对面,我特别担心被他喷到~这本书类似于陈丹燕的书~勾起了大家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是~对于城市更新的工作者来说~哎~看看罢了~适合普通大众~了解城市~对城市新存善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我就不喜欢那些只会逼逼的作家~乃们倒是想个方案啊~曾几何时专业评图~需要非专业的意见~让提意见的时候,大多是说“这个我不专业啊”~不专业~你瞎逼逼~
评分被作者敢想、敢做、有担当的精神和行为所感动,面对一座座消失的古城,可能需要更多的普通人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
评分古城确实比现代化的城市有味道!保护古城也是对社会,生活延续性的继承。 只是本书是各种报道的一个合集,很多内容和观点多处重复,系统性不好,很草率的一本书。
评分物权、自下而上的群众力量和积极性、步行社会的回归、对于人性和历史的尊重,构成了本书的主旨。连续两日接触建筑社会学,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于机制的探讨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还需进一步加强
评分观点或虚,略有偏激,以观点谈观点。城规和建筑专业的get精髓,以此为戒即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