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正处于大拆除的时代,成片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的大旗下被不断夷为平地。这场“休克疗法式”的“改造”,对中华文脉的影响之深、之巨、之不可逆,堪称中国城市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本书以情理交融的文字,辅之以古城珍贵的最后影像,如实记录了在北京梁思成故居和宣南、东四八条、钟鼓楼等历史街区,南京颜料坊、南捕厅、门东、门西等历史街区的最后时刻,作者为阻挡推土机而屡败屡战的历程。同时,本书又理性剖析了与存续城市记忆密切相关的文化自觉、物权保护、民生改善、公众参与等议题,探索古城保护与复兴的建设性路径。
姚远,政治学博士,1981年出生于南京,1999年从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负笈燕园十二载,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作为政治学研究者,他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感,直面中国城市的大拆除时代。在关系古都北京、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存废的历史关头,他锲而不舍地为抢救中华文明奔走呐喊。他的文字兼具城市遗产保护的参与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等多个维度,以学者的理性审视大拆除时代的城市变迁。
2010年,他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姚远师兄这本书看了以后比较失望,原来只是报章文的结集而已,并非一部学养深厚的专著。不知道是不是政府管理专业训练的缘故,叙述的姿态太靠近官方,且有自我包装之嫌,文章内容上也多有重复。他在专业之外有这样的文保热情确实很难得,但我不太欣赏以媒体人的口吻和笔法撰文,也对徘徊在政府门口搔首踟蹰的心态不以为然。
评分被作者的热情和执着打动,他不仅有情怀有追求,也有行动。在保护古城方面,他做了很多。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人。文笔不错,我个人尤其喜欢第一部分。
评分姚远师兄这本书看了以后比较失望,原来只是报章文的结集而已,并非一部学养深厚的专著。不知道是不是政府管理专业训练的缘故,叙述的姿态太靠近官方,且有自我包装之嫌,文章内容上也多有重复。他在专业之外有这样的文保热情确实很难得,但我不太欣赏以媒体人的口吻和笔法撰文,也对徘徊在政府门口搔首踟蹰的心态不以为然。
评分作者比较热血,干了不少实事。中国城市建设的坑太深了,一点点来解决吧……
评分古城确实比现代化的城市有味道!保护古城也是对社会,生活延续性的继承。 只是本书是各种报道的一个合集,很多内容和观点多处重复,系统性不好,很草率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