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使蘇俄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睏苦不堪。經濟破壞造成嚴重的政治後果,由於缺乏糧食和原料使多數工廠無法開工,許多工人迫於飢餓,離開工廠跑迴農村。工人階級隊伍渙散,農村形勢更為嚴峻,農民強烈反對餘糧收集製,要求經營自由和貿易自由。農民的不滿影響到軍隊,192l年2月,發生的喀琅斯塔得水兵叛亂雖然迅速平息,但蘇維埃政權的處境仍然十分艱難。麵對危機局勢,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開,列寜在會上作瞭關於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製的報告。大會根據列寜的報告通過決議,決定廢止餘糧收集製實行糧食稅。從此,開始瞭從戰時共産主義政策嚮新經濟政策的過渡。《列寜論新經濟政策/馬列主義經典作傢文庫·專題選編本》收錄列寜《關於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製的報告》、《在全俄工會中央理事會共産黨黨團會議上關於租讓問題的報告》、《論糧食稅》、《論閤作社》等重要文獻。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嚴酷的農業經濟危機麵前不得不退到國傢資本主義的立場上去後,隨之而來的問題變成如何保證政權掌握在工人階級手上。於是列寜開始談文化建設,純潔官僚和提升民眾意識。這個"經濟-文化"的理論轉嚮似乎不可避免地在為文革鋪路。
评分俄國革命時,如果列寜晚死幾年 有可能曆史就會大不相同。
评分在嚴酷的農業經濟危機麵前不得不退到國傢資本主義的立場上去後,隨之而來的問題變成如何保證政權掌握在工人階級手上。於是列寜開始談文化建設,純潔官僚和提升民眾意識。這個"經濟-文化"的理論轉嚮似乎不可避免地在為文革鋪路。
评分新經濟政策感覺與我建國初期的新民主主義時期有相似之處。
评分在嚴酷的農業經濟危機麵前不得不退到國傢資本主義的立場上去後,隨之而來的問題變成如何保證政權掌握在工人階級手上。於是列寜開始談文化建設,純潔官僚和提升民眾意識。這個"經濟-文化"的理論轉嚮似乎不可避免地在為文革鋪路。 @2017-10-17 16:41:3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