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錢穆先生幾十年來閱讀《論語》心得之大成。所選文章既有根據錢穆先生20世紀50-60年代在新亞書院講課記錄而成的文章,也有錢穆先生發錶在港颱學術雜誌上的文章。這些文章集中闡述瞭閱讀《論語》之意義、硃子如何閱讀《論語》、今人應如何閱讀《論語》,如何看待古人對《論語》的不同理解及其齣發點,以及錢穆先生對古人閱讀《論語》之評點和他本人對《論語》的認識過程。
錢穆(1895年-1990),中國現代曆史學傢,國學大師。曆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锡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6年,錢穆移居颱灣颱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一般讲会把汉代人称为“去古未远”,汉代人的观念、作风、学术都会作为连接三代以上起点。我觉得对我地黎讲,清末民初的一代就系最后的“去古未远”的一代人。此后,如余英时先生所讲,中国文化已是“丸出盘外”,后来人实际已不可能只在中国传统中,或说中国传统已有质的改变...
評分一般讲会把汉代人称为“去古未远”,汉代人的观念、作风、学术都会作为连接三代以上起点。我觉得对我地黎讲,清末民初的一代就系最后的“去古未远”的一代人。此后,如余英时先生所讲,中国文化已是“丸出盘外”,后来人实际已不可能只在中国传统中,或说中国传统已有质的改变...
評分不管是框架还是例证,都很精彩。探讨孔孟、程朱以及程朱两人之间的异同,都可谓是深湛精微。 比较有意思的是,钱先生也承认“陆王反求之心,更为孔孟原初本意相近”(145页),而二程与朱子所言则是另辟一条路了。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还是宗朱呢?想来应是见到陆...
評分論語的讀法是由江金石先生譯註,是家裡存在許久,在1986年初版的書。本書不管是框架还是例证,都很精彩。此書是在給想讀論語初學者的書,所以大部分的觀點都是在教導讀者在獨論與的時候要以什麼樣的心態讀才最有收穫。 這本書一開始就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讀論語...
評分論語的讀法是由江金石先生譯註,是家裡存在許久,在1986年初版的書。本書不管是框架还是例证,都很精彩。此書是在給想讀論語初學者的書,所以大部分的觀點都是在教導讀者在獨論與的時候要以什麼樣的心態讀才最有收穫。 這本書一開始就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讀論語...
看來要好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看看硃子注論語瞭
评分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三十而立,不學禮,無以立。
评分雖然不喜讀也讀得不甚清楚 還是深覺老先生治學之嚴謹與勤勉 繁體竪版好久不看瞭
评分不記得誰說的,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例如論語,不是所謂中國人就天然繼承的,是需要去讀去學習的。考據、義理和辭章纔是正途呀。
评分全書著眼於一“勸”字,所以什麼仁義天命,這些理論術語都不重要,看不得得懂,能看懂多少也都不在首次,首先是看這個動作。至於論語的作用,不在於抽象邏輯,而是生活實踐。錢先生認為孔子的仁就不是哲學玄思的。這番言語自有當時語境,隻是一想到後麵新儒傢的種種闡釋便覺得十分有趣。不過也許這種思想也在他們心中盤鏇,否則他們為何又嚮康德求取哲學蔭庇呢。按,給錢穆先生的書打四星以下打的我顫顫巍巍,就當我是孺子不可教也吧。這本書的苦口婆心程度讓我真的夢迴課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