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作者:[美]莱波维兹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蒋明磊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4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30638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
图书标签:
  • 哲学
  • 柏拉图
  • 经典与解释
  • 苏格拉底
  • 政治哲学
  • 古希腊
  • 古希腊哲学
  • 政治哲學
  • 哲学
  • 反讽
  • 苏格拉底
  • 辩论
  • 智慧
  • 思想
  • 批判性思维
  • 古希腊
  • 对话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的最新诠解,经由不同寻常的密切关注,留心苏格拉底就其反讽的含义与范围表示了什么,获得了不落俗套的结论,涉及苏格拉底关于德性、政治和诸神的教导,苏格拉底从自然哲学到政治哲学的著名转向的意涵,还有苏格拉底傲慢无礼的“答辩辞”的意旨。

作者的主旨是要表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不只是一位来自遥远过去的丰富多彩而离奇古怪的人物,而是无可比拟的指导好生活——慎思的生活——的教师,他在今日就像在古代雅典一样有直接意义。基于对整篇对话、特别是对德尔斐神谕故事的理解,作者还试图表明:《苏格拉底的申辩》是柏拉图全集的钥匙,标示了其他对话中的许多毫不相干的主题和表面上看来矛盾的结论是怎么契合在一起的。

作者简介

作者莱波维兹,曾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政治哲学,2003-2004学年以布拉德利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凯尼恩学院,教授“寻求正义”及政治哲学史的课程。目前他在研究柏拉图的《斐多》、《帕默尼德》和《会饮》,追溯苏格拉底从年轻的自然科学家到成熟的政治哲学家的发展。

译者蒋明磊,自由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与德语文学(荷尔德林和里尔克),译著有《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即出)。

目录信息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标题与初步考察
《苏格拉底的申辩》的重要意义和扑朔迷离的品格
柏拉图的意图
第二章 开场白(17a1–18a6)
真诚的疑问
有关苏格拉底式的反讽的争议
苏格拉底的答辩辞
第三章 前导词(18a7–19a7)
第一拨控告者的指控
苏格拉底演讲的意旨
第四章 针对第一拨控告者指控的答辩(19a8–24b2)
驳斥他们的指控(19a8–20c3)
第一段离题之言:第一拨控告者的指控是怎么来的(20c4–23e3)
过渡到现在的控告者(23e3–24b2)
第五章 针对现在的控告者的答辩(24b3–28b2)
驳斥败坏的指控(24b3–26b2)
答复不虔敬的指控(26b2–28a2)
针对现在的控告者之答辩的结论(28a2–b2)
第六章 第二段离题之言(24b3–28b2)
高贵与死亡(28b3–33a1)
离题之言的走向
教导和败坏青年(33a1–34b5)
第七章 结语(34b6–35d8)
苏格拉底的修辞策略
第八章 处罚段落(35e1–38b9)
最大的好
第九章 诀别辞(38c1–42a5)
对判其有罪者的演说(38c1–39d9)
对赦其无罪者的演说:有关死亡的故事(39e1–41e1)
对判其有罪者的间接演说:苏格拉底的儿子们(41e1–42a5)
第十章 结论
苏格拉底的人之智慧和德性知识
灵魂的活力
苏格拉底之死
标题缩写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评人:Mark J Lutz 出处: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74,No.2,April 2012,E17 翻译:陈哲泓 很少见到,对一部柏拉图作品的评注会惹起争议——同样很少见到的,还有对古典哲学研究范式进行转换的尝试。大卫•莱波维茨(David Leibowitz)的《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评分

书评人:Mark J Lutz 出处: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74,No.2,April 2012,E17 翻译:陈哲泓 很少见到,对一部柏拉图作品的评注会惹起争议——同样很少见到的,还有对古典哲学研究范式进行转换的尝试。大卫•莱波维茨(David Leibowitz)的《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评分

书评人:Mark J Lutz 出处: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74,No.2,April 2012,E17 翻译:陈哲泓 很少见到,对一部柏拉图作品的评注会惹起争议——同样很少见到的,还有对古典哲学研究范式进行转换的尝试。大卫•莱波维茨(David Leibowitz)的《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评分

书评人:Mark J Lutz 出处: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74,No.2,April 2012,E17 翻译:陈哲泓 很少见到,对一部柏拉图作品的评注会惹起争议——同样很少见到的,还有对古典哲学研究范式进行转换的尝试。大卫•莱波维茨(David Leibowitz)的《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评分

书评人:Mark J Lutz 出处: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74,No.2,April 2012,E17 翻译:陈哲泓 很少见到,对一部柏拉图作品的评注会惹起争议——同样很少见到的,还有对古典哲学研究范式进行转换的尝试。大卫•莱波维茨(David Leibowitz)的《苏格拉底的反讽答辩》...

用户评价

评分

为我打开了通向苏格拉底的一扇门,此书之后看了好多。

评分

文笔流畅,论证独到清晰严密。揭示了许多看似矛盾以及不相干的主题与申辩的内在联系。

评分

读不太懂,但对文本的解读挺细致的

评分

为我打开了通向苏格拉底的一扇门,此书之后看了好多。

评分

读不太懂,但对文本的解读挺细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