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與紅學

史學與紅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唐德剛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2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2
價格:4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62725
叢書系列:理想國·唐德剛作品集
圖書標籤:
  • 唐德剛
  • 曆史
  • 唐德剛作品集
  •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理想國
  • 工具書
  • 迴憶錄
  • 曆史演義
  • 史學
  • 紅學
  • 文學研究
  • 清代曆史
  • 學術研究
  • 中國文學
  • 文化研究
  • 學術著作
  • 經典解讀
  • 曆史敘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論中國大陸落後問題的秦漢根源,當代中國史學的三大主流,海外讀曹雪芹的“文化衝突”,殺一個文明容易建一個文明很難……

《史學與紅學》收錄瞭史傢唐德剛在史學理論、研究方法和紅學方麵的劄記共計十七篇,論及史學與文學的關係、小說與曆史的關係、海外中國作傢的本土性、漢字拉丁化等議題。作者認為,“文史不分”是傳統東、西方史學異麯同工之處,優秀的史學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學精品,主張史以文傳,避免僵硬執拗地治史,並強調社會科學的重要性。書中細述李宗仁迴憶錄成書過程的篇章,可見其在口述史學方麵用功之深,作者對《紅樓夢》裏避諱問題的集中討論和“以經讀經”分析曹雪芹的“文化衝突”的文章也頗有創見。

《史學與紅學》談的是重大的曆史事件,由於唐先生的文筆有文學筆底,寫得靈活,因而讓讀者不忍停下來,這就是文學筆法的功勞。後來跟史傢唐德剛打過筆仗的夏誌清先生十分看重“唐派散文”,稱其為“當代中國彆樹一幟的散文傢”。

著者簡介

唐德剛(1920—2009),安徽閤肥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曆史係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曆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曆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袁氏當國》、《段祺瑞政權》、《李宗仁迴憶錄》、《鬍適口述自傳》、《鬍適雜憶》、《史學與紅學》、《書緣與人緣》、《五十年代的塵埃》、《戰爭與愛情》等,包括曆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

圖書目錄

序(鬍菊人)
自序
當代中國史學的三大主流——在中國留學生曆史學會成立會上的講辭原稿
中國前途在中國人
文學與口述曆史
小說和曆史——1988年6月7日在颱北耕莘文教院講稿
也是口述曆史——長篇小說《戰爭與愛情》代序
海外中國作傢的本土性
論中國大陸落後問題的秦漢根源——1987年在西安“周秦漢唐史學研討會”宣讀之論文
清季中美外交關係簡史
撰寫《李宗仁迴憶錄》的滄桑
桃園縣的“下中農”
《通鑒》與我——從柏楊的白話《資治通鑒》說起
從“人間”副刊談到颱灣文藝
殺一個文明容易建一個文明很難——對漢字拉丁化的意見
前人著史後人評——在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會上的發言
《紅樓夢》裏的避諱問題——《鬍適口述自傳》譯注後按
曹雪芹的“文化衝突”——“以經解經”讀《紅樓》之一
海外讀紅樓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唐德刚,是史学家,尤其擅长口述史。 最为知名的是,他所著文成书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人因“口述史”而知名,“口述”又因唐氏而为天下知。 读唐氏的书,首先要了解他的史观,比如,在《史学与经学》中,他就把中国的史学认真地分作三大流派:传统史学...

評分

唐德刚,是史学家,尤其擅长口述史。 最为知名的是,他所著文成书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人因“口述史”而知名,“口述”又因唐氏而为天下知。 读唐氏的书,首先要了解他的史观,比如,在《史学与经学》中,他就把中国的史学认真地分作三大流派:传统史学...

評分

唐德刚,是史学家,尤其擅长口述史。 最为知名的是,他所著文成书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人因“口述史”而知名,“口述”又因唐氏而为天下知。 读唐氏的书,首先要了解他的史观,比如,在《史学与经学》中,他就把中国的史学认真地分作三大流派:传统史学...

評分

唐德刚,是史学家,尤其擅长口述史。 最为知名的是,他所著文成书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人因“口述史”而知名,“口述”又因唐氏而为天下知。 读唐氏的书,首先要了解他的史观,比如,在《史学与经学》中,他就把中国的史学认真地分作三大流派:传统史学...

評分

唐德刚,是史学家,尤其擅长口述史。 最为知名的是,他所著文成书的《李宗仁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人因“口述史”而知名,“口述”又因唐氏而为天下知。 读唐氏的书,首先要了解他的史观,比如,在《史学与经学》中,他就把中国的史学认真地分作三大流派:传统史学...

用戶評價

评分

前半本還是不錯的,後半本過於主觀

评分

前半本還是不錯的,後半本過於主觀

评分

對李宗仁的口述曆史的過程的艱辛寫的很入情。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的記憶都很有價值,隻是如今又有多少人瞭解?另外站在華人的角度來看待兩岸三地史學,不失客觀。

评分

雜文集2

评分

雜評組閤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