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尔·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作家,195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出生于瑞典南部一个铁路员工家庭,大学时便立志成为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苦闷》,小说《侏儒》《永恒的微笑》等。《苦闷》采用表现主义的写法,被认为是瑞典文学寻求革新的起点。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大盗 巴拉巴》,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并赢得了世界评论界的敬意。
这本书包括《海上朝香客》和《阿斯威卢斯之死》两篇,是作者晚期的代表作。这两篇都采用了主线和辅线交织的叙述结构。《海上朝香客》的第一部分讲的是朝圣者都比亚斯错过了前往圣地的船,只能登上海盗船;第二个故事是海盗船上的乔凡尼,曾经的神父,亲口讲述自己当年如何因为爱情而被逐出教会的往事。《阿斯威卢斯之死》似乎是第一篇的前传,主体讲述都比亚斯缘何踏上朝圣路,辅线是被上帝放逐的阿斯威卢斯的故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严酷而无际的大海上,朝圣者怀抱恳切的渴望,无比崇敬而又绝望地遥望圣地,那圣地是存在的,然而却无法到达。笔法冷峻而克制,寓满人生的苍凉与悲壮,沉郁和孤独。揭示命运的沉浮不定,彼岸的难以到达。
评分3.5。乔凡尼的叙述中,欲望织就的阴差阳错的爱,纯洁和忏悔堕为罪孽,母亲对儿子的由爱转恨,空心的胸牌和虚拟的爱恋,整个故事非常完满,以至于作为外框架的海上漂流事件显得平庸、冗长,如果对后者删改些相信会更好。
评分3.5
评分一开始还在想为何“前传”会安排在后面,读到最后却有了模糊的理解。被追逐的人、被抛弃的人、被流放的人,无论是一无所有却包容万物的大海,还是平和温暖而满溢阳光的修道院小屋,最终都可以在其中被庄严的安宁所接纳。宗教和俗世,在两篇小说里真是难以分割。
评分3.5。乔凡尼的叙述中,欲望织就的阴差阳错的爱,纯洁和忏悔堕为罪孽,母亲对儿子的由爱转恨,空心的胸牌和虚拟的爱恋,整个故事非常完满,以至于作为外框架的海上漂流事件显得平庸、冗长,如果对后者删改些相信会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