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余秀华的诗歌,诉诸的是诗本身神秘非理性的逻辑,自有其妙。雄辩的诗歌向来为中国当代诗推崇,而余秀华的诗放弃辩论,放弃自圆其说,甚至放弃结论,因此与读者并不构成一种咄咄逼人的关系。——廖伟棠
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学者、诗人沈睿
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诗刊》编辑刘年
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余秀华
内容推荐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余秀华,1976年生,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开始写诗。《诗刊》编辑刘年在她的博客上发现了她的诗,惊艳于诗中深刻的生命体验、痛感,于2014年第九期刊发了她的诗,之后《诗刊》微信号又从中选发了几首。农民,残疾人,诗人,三种标签引爆了公众对她的热议,然而余秀华说:“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书本身一般般。为什么?大部分作品都是2014年10月以后写的,写得太频繁了。明显有点应景吧。这样对书来说是极度不好的。这破坏了整本书的价值。 质量也很明显。14年之前的可读性更高。 说余秀华像狄金森也罢,这都是定位与推广问题。但显然还是有些差距的,这些年虽然大家不...
评分余秀华之风已吹至宝岛,印刻一下子连出了两本,装帧、排版、纸张是极其之好,清淡、雅素,让人真想舍点银子买下来。于是这些日子索性系统读了一遍余秀华,总体而言她诗的质量的确是相当好,尤其是前半部,有几首还相当惊艳。这个足不出户的湖北农妇已然从她师法的中西...
评分余秀华的诗红了,她的生活也因此改变了。媒体频繁登门,更多诗人、诗评家开始评价余秀华的诗作,余秀华也开始有些不堪其扰。 据报道,有媒体采访时要求余秀华即兴创作。1月17日,余秀华的电脑上写了一首《假如你是沉默的》。更像对竟日喧哗的抗议:“假如你是沉默的,身边的那...
评分之前某媒体在我们学校举办了一个读诗会,余秀华是特邀嘉宾,报告厅里坐着的站着的乌压压一片,居然有一半是四十以上的大叔大妈,来得早,占着座儿,大多从周边市镇奔驰几百里而来,穿着光鲜,坐前排,特兴奋。 活动开始后,各路人马轮番上台读诗,我等小辈主要是学校诗社的同...
评分想到汉江,就有风从江面上吹拂而来 那里人多,风的漏洞也多 低于一棵狗尾巴草的宿命 我曾经多少次想给你 一个春天 提心吊胆的春天 历史无法追溯的秘密或根源 它们踩在我身上,总是让我疼,气喘吁吁 接受鞭打,碾压 扭过头去,一言不发 知道自己已经死去多年 却不肯写一个 验尸...
掏空、摁住、咽、捂、吞、裹是出现最多的动词 白色、蓝色是出现最多的颜色 天空、月光、云朵、荒草是出现最多的意象 男人是烟灰 女人是裙角 春天是希望 估计余秀华不会把这次成名当做“下一个春天” 她的春天是爱情 这些诗我反复念了 念不好 只有她呜呜咽咽的声音合适
评分初步读完的感觉:良莠不齐、格局小、诗歌里的“玛丽苏”不叫玛丽苏叫爱情
评分两本都看了,个人更喜欢湖南文艺选编的《摇摇晃晃在人间》,那本书能够看到编者的用心,和余主席选诗的认真。《月光》这本没有太多华彩的句子,日期更显得有些糊弄读者。
评分一路读下来有着坚硬的美,生铁的味道,柔软的月光,按下去的雪。想起锵锵对她采访,带着褶皱的阅读,对生命关系的诠释。有与生俱来的自卑也有不可磨灭的女权
评分“我心涌悲伤的时候,大口吃饭,这种炫耀,唯有风知道。”——随便翻开一页,随便一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