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赫希曼代錶作品,馮剋利根據2013年英文版最新翻譯
阿爾伯特•赫希曼是當代偉大的知識分子之一,他的著作改變瞭我們對經濟發展、社會製度、人類行為的認識,也改變瞭我們對身份認同、忠誠、義務的性質和意義的理解。把此書稱為赫希曼最傑齣的貢獻之一,可謂實至名歸。
——阿馬蒂亞•森(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
阿爾伯特•赫希曼邀請我們穿過詞義變化的迷宮,為反諷而開懷,為危途而擔憂,但他不僅與讀者對話,他也與古人對話。他一生都在讓他的思想先輩們成為一個真正的傢庭,他習慣於迴到它的成員那兒尋找安慰、論題和靈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閱讀赫希曼的體驗,讓人覺得是在觀察我們當代一位大思想傢與古人的對話。……本書既是對古人之間論辯史的研究,同時也是與打開瞭通往我們今天道路的古人的論辯。
——傑裏米•阿德爾曼(普林斯頓大學曆史學教授,赫希曼傳記作者)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赫希曼通過對17和18世紀歐洲思想生態的田野式調查,就商業社會在興起時如何獲得道德閤法性作齣瞭新的闡釋,為資本主義發生學提供瞭一個更加一般性的視角。
赫希曼發現,在資本主義興起的過程中,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有關人性這一概念的戰爭,幾百年來,“人被普遍視為一個舞颱,上演著理性與欲望之間慘烈而無法預見的戰鬥,後來則是不同欲望之間的戰鬥” 。 揭示這場戰鬥的劇情,迴顧有關人性的辯論,就是本書的核心。
赫希曼將這一漫長的戰鬥描述為一個內生的過程:17、18世紀的歐洲思想傢們從欲望中分解齣“利益”,使之成為一種不同於其他欲望的特殊欲望,以用這種溫和、無害的欲望來平抑和馴化其他暴力、有害的欲望。從而,利益成為溝通、平衡欲望和理性的橋梁,使欲望變成融入“理性”的欲望,使理性成為替“欲望”服務的理性。這種從利益的角度處理欲望的方式,促成瞭古老的人性論的一次製度主義轉摺,使得商業社會與資本主義獲得瞭正當性。
閱讀本書,就像在觀察當代一位大思想傢與古人的對話。
阿爾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1915—2012),1915年生於德國柏林。1941年移民美國,先後在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1974年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直至去世。其學術研究涉及經濟學、政治學和思想史等多個領域,著有《經濟發展的策略》(1958)、《退齣、呼籲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傢衰退的迴應》(1970)、《轉變參與:私人利益與公共行動的新描述》(1982)、《反動的修辭:保守主義的三個命題》(1991)《自我顛覆的傾嚮》(1995)等。
照王小波“好书需要批评,坏书需要炒作”的说法,赫希曼的《激情和利益》显然是够得上好书的标准的,它值得批评!不过,这又是一本极难下手评论的作品,和赫希曼一生中的其他作品有相似的一面。他驾驭重大主题的卓越能力,援引史料的功夫以及叙事上的曲折婉转都使得读者在翻完...
評分在这本小书中,赫希曼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追溯关于从中世纪的荣誉激情到资本主义经济理性转变的思想史,其主线是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前夕的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激情制衡原则以及追逐利益的理性产生、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演变历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关于人类本性的探究思潮发展出一...
評分一个欲望被压制的历史,从理性压制到利益压制。要把握利益概念的双重内涵,欲望与理性。 赫希曼试图描述欲望(人性,情欲,对荣誉、利益的追求)被压制的历史,被理性(宗教、道德)压制的历史,直到文艺复兴,人们发现了利益,这个介于欲望与理性的第三类范畴,于是开始颂扬...
評分 評分在这本小书中,赫希曼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追溯关于从中世纪的荣誉激情到资本主义经济理性转变的思想史,其主线是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前夕的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激情制衡原则以及追逐利益的理性产生、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演变历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关于人类本性的探究思潮发展出一...
資本主義發生學,人類智識的循環。|想起麥剋法蘭寫:與史上大多數軍事帝國及意識形態帝國不同,英帝國的原始目的不是徵服、掠奪和同化,而是賺錢。赫希曼這本書的前兩章充分解釋瞭為什麼現代世界從英國誕生。
评分從孟德斯鳩的法之精神:“幸運的是人們處在這樣的境況中,他們的欲望讓他們産生作惡的念頭,然而不這樣做纔符閤他們的利益。” 但語境太難進入瞭。
评分當一些左派政治學學者追隨馬剋思的腳步,批評資本主義製度下人的“異化”時,赫希曼在《欲望與利益》中卻梳理齣資本主義的“初心”即是為瞭讓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去追求利益,以利益來遏製那些具有破壞性的欲望。也即是說,資本主義非但沒有扭麯人性,相反,它希望看到的正是這樣的結果。它是乏味而安全的
评分這是一本好書。。。。
评分2015/04/11 赫希曼當真是天纔人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