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阿城 隨筆 散文隨筆 中國文學 文化 文學 中國 雜文
发表于2025-02-16
脫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錄的文章為阿城先生親自選定,其中許多篇目為阿城先生獨傢提供,從未見於國內報刊或網絡。體例亦為阿城先生親自編訂。
散文隨筆、談話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作者任《華夏人文地理》主編期間為其所寫文字的集結;第二部分主題為閱讀,內容為阿城先生讀書所得所感;第三部分主題為談話,集結瞭諸多與名傢對談的文章及記者訪談文章。
阿城,作傢,編劇,攝影師,文化項目策劃者。
1984年,開始發錶文字,以小說《棋王》著名。其他陸續有劇本、雜文、評論等;198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駐校作傢;1992年,獲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奬,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駐市作傢;1995年,香港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傢;2000年,颱北駐市作傢;2014年6月,齣版《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一書,獲選中國書業年度圖書。
2005年,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評委;2006年,為《劉小東新作:多米諾》製做圖片記錄和紀錄片;2008年5月,獲邀為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大師課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阿城的小說,八十年代是對於前三十年的爆發,所以兩部小說集都很精彩,無論是《遍地風流》還是《三王》,都是精彩的作品,他用小說的語言來錶達自己的想法,這種錶達無疑是文學式的。在此之後的散文,無論日記還是訪談對話,都是很直白暢談自己對於中國文化和曆史的看法,這時候他的語言不再是文學式的,不再講求修辭和錶達,而是一種立場的錶態,文學變成瞭訴說的對象,這時候文章雖然更加直接,但是缺乏瞭文學式的錶述,或許他自己更喜歡談是文化隨筆,但是這種隨筆並不是一種讓人滿意的文章。當然,還是有人會因為立場喜歡他的文章,但是我個人角度要強調這些錶達因為越來越接近於他的想法,所以重復的地方越來越多,相反修辭越來越少,他越來越懶於用修辭進行錶達。還是認為,八十年代是他的巔峰,而之後就是不斷的重復和衰敗瞭。
評分沒看完
評分真性情
評分與査建英的對談尤其好。
評分文章是好文章,書印的太次瞭,敏感些的詞都被扣掉瞭
之前读过阿城的《常识与通识》,知道了他小说作家以外的形象,高中语文课本配套有一本读物,最早从那里看了《棋王》的节选,十多年过去了几乎只记得看过。最近看完了这本书,开拓了视野,用阿城的话说是碰到了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实属幸事。简单记录几点收获: 1.楚文化的遗泽之...
評分趁着年轻,多花些时间去丰富和延展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尤为重要。有些事情,重要的是先记住,各种知识多了,会产生串联,一下子会通一大块。拿自己的老本行而言,建筑师如果只对专业内的知识感兴趣,那他只能说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建筑工程师。真正的建筑师的个人修为是非常重要的...
評分普及是有力量的,普及是很专业的事情P2……有些事,重要的是先记住,各种知识多了,会产生串联,一下子会通一大块P42……所谓生态,就是活体系统达到平衡的状态。为什么会达到平衡?就是有可以自洽,可以自足的系统P52……如果你在中国看法院的判决布告,你可以轻易地辨别很多...
評分涉猎面确实广,这个服。但不代表文章写得好看。阿城认为没有“腔”的是好文章,这个讲得对,但是他的文章全是“腔”——不光这本,整个“阿城文集”都是,读起来很难受。所谓‘腔’,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装逼”。另一个毛病,观点重复。《与查建英对谈》和《大家对我有误解》...
評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阿城的人来说,阿城最让人“痛恨”的便是他的懒了,2014年6月他出了一本《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他在缘起里说这本书是“按授课录音和校外同类讲座的录音,弃重取简整理出文字”,也并非埋起头来专门写的一本书。可以说,他不是一个职业作家,这...
脫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