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易中天 政治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随笔 帝国制度的描述 政治学
发表于2025-02-02
帝国的惆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易中天反思秦汉之后的帝国制度:“从秦灭六国到辛亥革命,中华文明70%的历史都是惆怅,而惆怅,是因为在乎。”
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
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何况我们的成败得失,包括汉唐盛世之辉煌,鸦片战争之惨痛,也确实跟它息息相关。事实上,一种制度能够实行两千多年之久,又居然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必定是有利有弊。没有利,就不会存在;没有弊,就无须革命。所以,帝国必须终结,也一定会终结。终结之后,留下的就是惆怅,还有教训。
《帝国的惆怅》以人性为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帝国制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反思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帝国制度。
作者介绍: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
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
已出版作品:
《易中天文集》(1~16卷)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惆怅啊
评分攻心联那一篇最喜欢
评分虎头蛇尾
评分历史科普读物
评分越来越觉得易中天有大儒风范 中国历史书上的正向人物挨个打脸一圈
千百年来,读书人的所有惆怅,所有不得志,几乎都源于自我实现的理想与帝国体制的要求不兼容。 读书人说:“我要修齐治平”。然后愣愣地冲着心中的理想实践去了。 一门心思“胸怀天下”无暇他顾,结果做事不小心把皇帝得罪了。然后,修齐治平就被圣上的权力踩碎了。 为什么...
评分学者的著作销量总是有限的,通常仅印行三五千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撰写的《帝国的惆怅》,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印了6次,印数多达几十万册,仅最近的这次(2006年1月)印数即为42000册。据《南方周末》2005年12月8日的一篇报道说,易中天也有“粉丝”(fans)。他们...
评分“后面不如前面,行文不如观点”。不错,正是这种感觉,也许是因为脱胎于讲稿,只读文字觉得很是清淡无味,有点在被扫盲的味道。 不如黄仁宇,不如柏杨,光凭“读”的感觉来说余秋雨的都要更好些。
评分潜规则,然后又有一个闲看水浒,大都是从别样的角度看历史和文学作品。吴思寻找的是规则,砍柴思考的是政治,易中天品的是人事。所以得出的就是:冷静得有点残酷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客观的政治追求和利益权衡,主观的人情体谅和做人的无奈。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说着同一件事——...
评分昨天到本地书店扫货,不出意外没有剁手的欲望。因为之前网购过复大出版社的《帝国的终结》,又看过《费城风云》的txt文本。所谓三部曲只剩这一本,出于对前两本的喜爱,便拿下了这本书。花了一天的时间通读一遍,10分满分只能给7分。大概这么几篇还算出色: 武侯治蜀与攻心联 ...
帝国的惆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