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说明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和苏联精英们的利益、抱负、幻想、恐惧以及误解,祖博克对这个 20世纪最大的僵局提供了一种苏方的观察。除其他资源之外,他还利用最近解密的政治局记录、密码电报、日记和谈话录音,使本书成为从苏方出发对冷战进行完整地描述的第一部英文著作。《失败的帝国》呈现出的历史与西方胜利者所写的大不相同。
弗拉迪斯拉夫·祖博克认为,西方有关冷战的阐释,错在要么夸大了克里姆林宫的实用主义倾向,要么夸大了它的侵略性。通过说明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和苏联精英们的利益、抱负、幻想、恐惧以及误解,祖博克对这个20世纪最大的僵局提供了一种苏方的观察。除其他资源之外,他还利用最近解密的政治局记录、密码电报、日记和谈话录音,使本书成为从苏方出发对冷战进行完整地描述的第一部英文著作。《失败的帝国》呈现出的历史与西方胜利者所写的大不相同。
祖博克在此书中认为,自斯大林始,长期对苏联领导人的对外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革命-帝国范式,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和追求成为“社会主义帝国”这两大因素主导了苏联领导人在冷战中的决策。直至戈尔巴乔夫的出现,这一点才发生改变。另外,此书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作者认为在历史事件中,领导人的个人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太过于“浪漫主义”,正是他在追求与西方世界的“和平”这一问题上的天真导致了苏联的崩溃。如果换一个领导人,苏联还是会在全球范围内收缩,但可能仍然可以继续凝聚各加盟共和国及中东欧的部分国家,而不至于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的突然崩溃。
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Vladislav M. Zubok),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史教授,著名的冷战与苏联—俄国历史学家,曾获得莱昂内尔•盖尔伯与马歇尔•舒尔曼奖(Lionel Gelber and Marshall Schulman prizes)。代表作包括《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An Failed Empire: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Cold War from Stalin to Gorbachev)、《日瓦戈的孩子:俄国最后的知识分子》(Zhivago’s Children: The Last Russian Intelligentsia)。祖博克作为顾问参与了获得巨大成功的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制作的24集纪录片《冷战风云录》(Cold War)。
一本从细致角度切入,深入分析苏联失败解体的学术佳作。读罢后,深深不能平静,一个把“与不平等、剥削和压迫展开全球性的斗争;在国际上与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休戚与共;让劳苦大众的生活有大幅改善”写在旗帜上和党纲中的国家变成了专制、腐化和残暴的代名词,一个拥...
评分一本从细致角度切入,深入分析苏联失败解体的学术佳作。读罢后,深深不能平静,一个把“与不平等、剥削和压迫展开全球性的斗争;在国际上与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休戚与共;让劳苦大众的生活有大幅改善”写在旗帜上和党纲中的国家变成了专制、腐化和残暴的代名词,一个拥...
评分甲骨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oracode(oracode为甲骨文品牌英文名称)现已上线!甲骨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关于书、关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欢迎各位书友订阅关注! ID ioracode Ioracode招募公告 ioracode 是甲骨文即将推出的甲骨文微...
评分戈尔巴乔夫是我儿时记忆中非常特别的一位国外领导人,除了曝光率高以外,更多的是他头上特别的印记。看看这本书能够与我印象中的形象对应上,丰满一下记忆中的那段时光。 本书很详细阐述了苏联历代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变迁,从中可以看出苏联从强大走向衰败再到分裂的整个发展过程。
评分一位生活在西方的前苏联公民,从俄罗斯人的角度,概述了苏联从二战结束雄霸欧亚大陆、冷战中与美国两强争霸到苏联解体短短40多年的历史,描写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到戈尔巴乔夫等历任领导人的性格特点和政策取向,很多材料取自苏联高层当事人的...
对几位领导人的评述都很精彩,尤其是戈尔巴乔夫。
评分两种现代性实验之一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实验(欧洲人寻求现代性的产物),二战磨难历史性胜利催生核心大国意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捍卫者的敌对竞争,斯大林的觉悟与单方面动员,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的全球推销与核边缘模式,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权力集中对错误的放大及难以收拾,理想主义只重理念不注重细节(缺乏经济知识的领导层)不优秀的国务活动家戈尔巴乔夫的模糊的社会民主主义(反资本主义试验与西式民主的融合)而非马列主义的崩溃式改革。意识形态和基于实力的现实主义,以革命暴力开端的帝国死于非暴力的意识形态。始终无法追赶上另一种具有极大经济活力、创造力、政治自由的试验。这个现代史上最奇怪的帝国没有奋起还击而是选择了自尽。
评分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作者通过对历史证据的白描为一个个冷冰冰的名字勾勒出鲜活的肉体,让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这些“光头或者非光头”的历史人物在莫斯科寒冬里口中呼出的冷气。刘慈欣说自己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读过这本书再看三体,更见大刘野心。
评分斯大林:“我不行了,给你留两封信,遇见事就打开” 波匈柏林事件,赫鲁晓夫打开第一封:“都推到我身上!” 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夺权,赫鲁晓夫打开第二封:“准备两封信!” …… 戈尔巴乔夫:“给你留两封信……” 叶利钦:“不用了,苏联都推没了!”
评分感觉戈尔巴乔夫的命运充满吊诡之处,一个事实上平庸的人物,因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执着和无作为,倒是还成就了一番历史的位置,甚至美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