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學誠著作《文史通義》是清乾嘉時代一部開風氣的巨著。作者想挽救當時的學風。他在《上辛楣宮詹錢大昕》的信裏說:“世俗風尚,必有所偏,達人顯貴之所主持,聰明纔俊之所奔赴,其中流弊必不在小。載筆之士不思救挽,無為貴著述矣。苟欲有所救挽,則必逆於時越。”他看到當時學風的流弊,想加以挽救。葉瑛校注本,不僅校齣其漏脫和錯字,並作瞭詳細紮實的注釋,糾正瞭原著中的疏漏處。還從原著者章學誠的全集中徵引瞭一些可供參考的材料。
章學誠,清代史學傢、文學傢。字實齋。漢族,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進士,官國子監典籍。曾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書院,並為南北方誌館主修地方誌。章學誠倡“六經皆史”之論,治經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義》共9捲(內篇6捲,外篇3捲),是清中葉著名的學術理論著作。
葉瑛,字石甫,1896年生於安徽桐城西鄉陶衝驛,畢業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先後任教於吳淞中國公學、天津南開學校及武漢大學,1950年去世。
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刘勰 韩愈被贬潮州刺史,任内功绩卓著,后潮州奉祀为神,以为纪念。后来,苏轼为潮州韩文公庙,撰文立碑。撰文时,苏轼踌躇思想,灵感所至: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采瑰丽,千古推崇。誉之:非东坡不能为此,非韩公不足当...
評分实斋也是一代豪杰,能逆一时风潮而行,确非易事。不过,近世未免把实斋抬得过高了些。余嘉锡、柴德赓先生都有专文批评他的空疏。
評分p6 吾读古人文字,高明有余,沉潜不足。 p3 实际上是一种去魅。 p11 易为王者改制之钜典,事与治历明时相表里,其义昭然若揭矣。(是发挥) p19 佛经皆以象较,其实与圣人之言类似。 p30 各种进化之观念 p50 迁书不拘成法 p93 六经不言经,三传不言传,犹人各有我而不容我其我...
評分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刘勰 韩愈被贬潮州刺史,任内功绩卓著,后潮州奉祀为神,以为纪念。后来,苏轼为潮州韩文公庙,撰文立碑。撰文时,苏轼踌躇思想,灵感所至: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采瑰丽,千古推崇。誉之:非东坡不能为此,非韩公不足当...
把這書和《史通》相提並論確實不倫不類,而且章實齋的很多話裏有點瞧不起劉知幾的意思。
评分六經皆史
评分就,很難讀…
评分把這書和《史通》相提並論確實不倫不類,而且章實齋的很多話裏有點瞧不起劉知幾的意思。
评分再讀《校讎通義》。過去的教材裏很多誤讀。古籍整理分號不宜濫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