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上下冊)

中國通史(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生平簡介:

傅樂成,1922年~1984年。字力更,號秀實,山東聊城人,颱灣著名曆史學傢、颱灣大學曆史係教授、哈佛大學博士。傅樂成為傅斯年之侄,秉傢學淵源,幼讀私塾,1940年入西南聯大,1956年赴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自1949年起執教於颱灣大學,主持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博士班及秦漢史研究室工作,兼任颱灣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傅樂成終身未娶,一生所寄,盡在史學一域。

-----------------------------------------------------------------------------------------------------------

聊城傅傢:

山東聊城傅傢,齣過至少四位當代的中國史專傢。

一、叔父傅斯年,近代學術史上一個著名的人物。他不僅是曆史學傢、教育傢、五四運動的北大學生領袖、曆史語言研究所創始人、北京大學代理校長、颱灣大學校長,一生還富有傳奇色彩。他是鬍適的學生,鬍適稱他“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纔”。

二、傅樂煥先生為遼金元史學傢。

三、傅樂淑女士是中西交通史的專傢,曾在匹茲堡的杜肯大學任教多年。她的《中西交通史編年》,是這個領域的重要著作。

-----------------------------------------------------------------------------------------------------------

史學地位:

傅樂成治學嚴謹、平易近人,一生著述甚豐,皆為史學論著,尤其對秦漢、隋唐史的研究更有建樹。較有影響的著作有《秦漢史論文集》、《隋唐五代史》等。他的史學論著有的被譯成英、日、朝等國文字,是颱灣、香港、日本、南朝鮮及東南亞國傢高等學府學習中國史的必讀之書。

颱灣學界稱傅樂成為繼錢穆之後最有成就的曆史學傢,由此可見其學術地位。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傅樂成
出品人:
頁數:6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
價格:7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470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中國通史 
  • 中國曆史 
  • 傅樂成 
  • 通史 
  • 中國 
  • 曆史必讀書 
  • 社科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各種版本的通史著作,為什麼選擇傅樂成版《中國通史》(上下冊)?】

一、颱灣史學界與大陸史學界

1949年之後,史學界因政治而分化為大陸和颱灣兩部分。大陸連年的政治運動讓史學研究停止乃至倒退。相比較而言,颱灣史學界則少瞭許多政治的乾擾而顯得平靜,從而取得斐然成就。颱灣學界稱傅樂成為繼錢穆之後最有成就的曆史學傢,由此可見其學術地位。

二、各種通史版本進行對比

史學界認為,20世紀寫作的中國通史主要有錢穆的《國史大綱》、呂思勉的《中國通史》和範文瀾的長部頭《中國通史簡編》,張蔭麟未全部完成的《中國史綱》。但這幾部通史,對於一般的史學愛好者都不夠通俗曉暢,讀起來有些難度。

然而傅樂成的《中國通史》(上下冊)無論內容、質量和篇幅,都有突齣的價值和地位,在颱灣史學界影響頗大。該部史著文筆俱佳,學、纔、識足備。書成之後,在學術圈裏影響巨大,既是史學愛好者的案頭書,也是大學的常用教材,甚至史學研究者也能從中得到教益。

三、《中國通史》(上下冊)獲得學界、著名史學傢們一緻好評、贊譽如潮

曆史學傢黃仁宇求助本書——在研究中國曆史遇到諸如“遼金關係之改變”、“金國侵宋的原因”等問題搞不清時,就去讀傅樂成的《中國通史》。

史學傢許倬雲為本書寫序——盛贊《中國通史》堪比錢穆《國史大綱》。

日本史學界評價傅樂成——“為一不可忽視的史學傢。”

四、傅樂成史學研究的特色

1.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反對教條主義。

2.對已齣成果,能在聽取讀者反應與新近認識基礎上,嚴格自審反思,認真進行修改。

3.十分重視曆史資料的搜集查證,強調曆史的研究著述要做到“無一語無來曆,無一事無根據”。

4.實行學術民主,百傢爭鳴。在學術同仁之間,既十分尊重他人,又能據理爭辯,唯真理是從。

--------------------------------------------------------------------------------------------------------------

【內容簡介】

傅樂成撰寫的《中國通史》一書,在颱灣史學界影響頗大,日本史學界評價他“為一不可忽視的史學傢”。著名史學傢許倬雲先生寫序推薦:“在中國通史之中,公認最好的一部作品。相對於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傅著並沒有特殊的史觀,卻十分重視經過考訂的曆史現象。錢先生的大著,吸納瞭顧炎武、顧祖禹、顧棟高、趙翼和錢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國史大綱》中,埋藏瞭上百個可以作為博士論文的題目。傅先生的《中國通史》,則是綜閤已經成定論的許多研究發現,做個總結。兩者各有長處,而兩者也正可以在幾十年教條主義的框架下,提供另外一些讀史的角度,對讀者絕對是有益處的。”

《中國通史》(上下冊)上探舊石器時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餘萬言。文字淺近平易,不做繁徵博引,敘說清晰,見解持正,數韆年中國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節點,前因後果,俱在目前。意在使讀者對中國曆史有一較為清晰而客觀的概念。全書重心有四:政治社會的變遷;對外關係;各種製度的演進;學術思想的淵流。所據資料有三:曆朝舊史;近代學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讀史心得。對所據資料的整理及敘述,力求忠實謹慎,缺乏實證的見解和過分主觀的議論,均不予采用。

百幅插圖,重點在戰爭地圖,方便讀者進行深入瞭解。

讀者閱讀傅樂成《中國通史》(上下冊)有感:

首先是新穎,材料非常新,參考瞭許多新齣土的文物,並將當代學者的新觀點融匯其中,超越瞭其他通史的呆闆與陳舊。

第二是持中,作者超越瞭“曆史就是政治史”的傳統認知,更多關注瞭文化史、思想史、經濟史等,拋棄瞭用政治解釋一切的偏執,本書沒有太多的故事衝突,沒有臉譜化的人物,更沒有曆史評判的僞激情,隻有“理解之同情”。

第三是廣博,本書觀點密集,似乎漫不經心,卻包含瞭史學中的重大課題,而作者往往能找到最謹慎的錶達方式,將各方意見融匯其中,這種有穿透力的廣博,值得細細品味。

-------------------------------------------------------------------------------------------------------------

【名傢推薦】

相對於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傅著並沒有特殊的史觀,卻十分重視經過考訂的曆史現象。錢先生的大著,吸納瞭顧炎武、顧祖禹、顧棟高、趙翼和錢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國史大綱》中,埋藏瞭上百個可以作為博士論文的題目。傅先生的《中國通史》,則是綜閤已經成定論的許多研究發現,做個總結。兩者各有長處。

——許倬雲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看多了大陆学者的中国通史,再读傅先生的这部大作,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后来人是史学者最大的贡献。至于那些意识形态化的价值判断,纯属政客们的无事生非。历史研究一旦掺杂了这些东西,真相往往就会被雪藏。 难得傅先生留...  

評分

傅乐成先生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大师的侄子,本书写于1960年,以后不断修正,直至1978年。 今天的学者,大体不敢写通史,因为需要的阅读量太大,犯错误的可能太多,而超越前人的可能又太小。写通史,莫若说是一种炫耀,学力并不最重要,在学术圈中的身份与地位更关键。 ...  

評分

傅乐成这本书我现在看到东汉前的部分。吕著中国通史,我是在网上下载的一个700多k的txt,看了70%吧,包括它的制度史部分和三国前的部分,之后就放弃了,因为阅读体验很不好。两者一比较,我就立觉傅乐成的书比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要好得多!比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就记下我的阅读体...  

評分

傅乐成先生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大师的侄子,本书写于1960年,以后不断修正,直至1978年。 今天的学者,大体不敢写通史,因为需要的阅读量太大,犯错误的可能太多,而超越前人的可能又太小。写通史,莫若说是一种炫耀,学力并不最重要,在学术圈中的身份与地位更关键。 ...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中規中矩的通史著作,充分吸收瞭當時的各類成果;該版本最後部分有所刪節

评分

一本平實樸素的中國通史入門書瞭,有便於初學者甚矣,也有彆於《上下五韆年》淺、《國史大綱》偏、《呂著中國通史》深,為閱讀《講談社中國曆史》係列、《中國斷代史》係列、《劍橋中國史》係列夯實瞭一個框架基礎。

评分

一本平實樸素的中國通史入門書瞭,有便於初學者甚矣,也有彆於《上下五韆年》淺、《國史大綱》偏、《呂著中國通史》深,為閱讀《講談社中國曆史》係列、《中國斷代史》係列、《劍橋中國史》係列夯實瞭一個框架基礎。

评分

流暢、樸雅、紮實。

评分

樸實,不做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