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重磅推出金满楼新作--《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
甲午耻、犹未雪,
多少年来一直是华夏热血青年心头的恨事。
对历史上的败绩灾祸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得到启迪,
才能使坏事变成好事。
以敌为师,
以强手为师,
恰恰是一个能崛起的民族应具备的精神。
一场失去国土、财富,乃至尊严的战争;
一个庞大帝国陷入崩溃的临界点;
一头大象被蚂蚁绊倒的命运转折;
120年,甲午重逢,历史煮酒,我们真的警醒了吗?
对于120年前的中国人而言,甲午年无疑是灾难之年、耻辱之年。但是,这场灾难究竟因何而起、国人又该从何处雪耻,却是百年前乃至现在都值得深思的大问题。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甲午的惨败正好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至理名言。本书以洋务运动及明治维新为切入口,用比较的方法透析甲午前后的中日恩怨纠葛,以大格局的眼光,在历史的长镜头中,聚焦当年的这场中日国运之战。
金满楼,原名金松,作家、近代史研究者。已出版《辛亥残梦》、《北洋往事》、《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百年前的巨变》(台湾版)等十余部作品。2010年受邀担任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十七集《北洋军阀秘史》电视讲座主讲人。
这本书读完对我感触很大,这本书以对比中日双方,描述当时中日两个国家在同一时代,面对西方敲开了大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措施,最后不同的结局。 一、对待比你强大的对手 日本人对强手入侵本国,不但不反感,反而表示佩服,认为自己带来文明进步,值得本国努力学习。反观中国...
评分这本书读完对我感触很大,这本书以对比中日双方,描述当时中日两个国家在同一时代,面对西方敲开了大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措施,最后不同的结局。 一、对待比你强大的对手 日本人对强手入侵本国,不但不反感,反而表示佩服,认为自己带来文明进步,值得本国努力学习。反观中国...
评分1894,大清劫 文/杨泽斐 中兴幻影 大清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的舰队,威风凛凛的铁甲舰似乎让曾睥睨万邦的郑和舰队复活了,这也是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得意之作。“镇远”“定远”舰的加入让北洋舰队如虎添翼,两艘舰船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简直是两艘移动的海上堡垒,可以将...
评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注定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难以忘却的一页。中国“泱泱天朝”,居然完败给了日本这个“蕞尔小邦”。李鸿章等洋务派苦心经营,建成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败讯一出,举国震动。虽说甲午之前,清朝已经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而被轰开...
评分甲午海战的电影,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看过,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士兵们拿起炮弹,从中倒出砂粒,无奈地看着横行的日舰;我方的一艘舰准备去撞敌舰与之同归于尽的时候,却被鱼雷击中。那时还小,不知道是什么电影,但这两个镜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今年是中国的甲午之年,距离那...
琉球求救于中国的部分看得唏嘘,深有痛感。
评分还行吧。观点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评分按照时间线把中日两国做了一个对比,同样是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可两个国家的历史却……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应该了解这么一段历史 20170517
评分还算比较全面的科普,不过也仅此而已。
评分所谓“民间研究学者”自有“学院派学者”不可及之“可爱”、“可亲”之处,然要想获得公认的“可敬”,学术功夫必须要下足。本书引用材料不过一二十种,对于中日三十年国运而言未免太狭太简,且罕有第一手材料。论文水准的高低与引用材料有直接关系。按照惯例,必须引用第一手材料,退而不能,也至少要引第一流的二手材料,这才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这一点上,本书作者差之远甚。请来“将军”捉刀作序,其人其文更是贻笑大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