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莫提默·J. 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 艾德勒 范多伦 著 郝明义 朱衣 译 商务印书馆 2009年3月11印 978-7-100-04094-5 综述: 本书是一本指导如何阅读的实用类书籍。书中提倡想要提高自己的读者要有“主动阅读”的勇气。进而将“主动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评分 评分我是抱着虔诚的学习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但是内容太令人失望了。 但是不得不说,你得弄清楚此书作者期望的受众群体,即所谓停留在阅读第一阶段的外国小朋友或者大朋友们。 首先第一大缺点,繁冗晦涩。如果你确实是停留在阅读第一阶段的人,此书的详尽理论上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多年前草草看过一遍。现在更觉得,对非学术专业的一般人来说,该书实际帮助不大。其中设定的各个阅读层次,为各层次罗列的诸多步骤,还有建议阅读的书单,如今看来倒类似一种传统“通识教育”课程大纲和自学指南,一本正经,专门指导如何细读经典人文著作,也没有太多学派偏见,倒是不知道目前国内搞相关专业的大师们是不是真的会采取。
评分我怀着谨慎的心情,阅读了这本书。对我而言,它言辞娓娓,严丝合缝,是本有意思的读物。但我回顾自己的阅读,越发坚定了不能按照它的教导去读书。它试图把模糊的东西,变成确凿的技巧和方法。但如果有人真的这么去读书,起码很多中国的书就没法读了。这种方法更倾向是“读了,以说于别人,交流于别人”。读中国人的书,不可穿凿,不能太用“意”。
评分我怀着谨慎的心情,阅读了这本书。对我而言,它言辞娓娓,严丝合缝,是本有意思的读物。但我回顾自己的阅读,越发坚定了不能按照它的教导去读书。它试图把模糊的东西,变成确凿的技巧和方法。但如果有人真的这么去读书,起码很多中国的书就没法读了。这种方法更倾向是“读了,以说于别人,交流于别人”。读中国人的书,不可穿凿,不能太用“意”。
评分今年读的第一本书,庆幸选择了这一本。在我决定要实施一个比较系统的阅读计划之年。 这本书写得很详细,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归纳出每一个层次的阅读规则,不要觉得作者唠叨,有次序地按书中的方法自我训练,肯定有很大的收获。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多读、常读,直到你将每一个规则都牢记于心,直到你觉得它不再可以指导你为止。
评分你們真的不知道解釋學里的方法論一派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